第(1/3)頁 物理實驗室聯合244工廠,有個超導研究的大項目,項目經費總計近兩個億。 那個項目是綜合方向的研究。 包括交流重力技術方向,也包括以交流重力為基礎研究超導理論機制的方向,但無論哪個方向都是以實驗為基礎進行研究的。 現在王浩的研究則不是實驗研究,而是純粹的數學研究,參與的人員也不一樣,比爾卡爾都屬于合作參與人。 所以就需要申請新的項目。 現在以交流重力實驗為基礎的超導風潮已經開啟,國際上增加了大量的研究項目,很多機構都對于交流重力實驗感興趣,同時也對于超導機制感興趣。 前者代表了未來科技,而后者則是科技發展的新方向。 國內也準備增加大量的經費投入,希望能夠在超導方向的研究上掌握優勢。 國內對于新興科技領域非常關注。 相比國外科技來說,國內科技的很多領域還是落后的,當有新興科技出來的時候,就是國內科技趕超的機會。 這項新的研究方向,理論基礎還是王浩提出來的,也就等于是國內提出來的,自然會加大研發相關的力度。 王浩申請的還是國家重點項目,項目名稱是‘構建單方向的半拓撲體系’。 他在項目申請報告上,只寫了一些研究方向問題,把申請報告提交上去以后,就只等待審核通過批復經費了。 他根本不擔心審核。 因為理論就是他提出來的,申請理論相關的數學方向研究,自然沒有任何的問題。 他申請的經費也不多,只有兩千萬經費而已。 經費,只是個數字。 如果后續出現經費不足的問題,自然也可以繼續申請增加經費。 “有了項目以后,就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這個研究光是靠自己很難……” 王浩感嘆的想著。 雖然他可以把控研究的大方向,但就像是彼得-舒爾茨構建新拓撲體系連接其他學科的研究,他自己只能完成基礎的代碼,后續還有一個團隊進行完善。 一個新的拓撲體系的研究,可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 那會有很龐大的工作量。 他和林伯涵、比爾卡爾一起做的,也只是基礎的定義工作而已。 …… 時間進入到月底。 王浩每天安心的待在梅森數實驗室,偶爾做做研究、給學生們講講課,不急不慢的積攢著靈感值,來尋找研發突破的方向。 當研究陷入瓶頸的時候,再悶頭去做研究也沒有意義。 他查看了比爾卡爾發來的郵件,上面說的內容很有意思。 “從回到了數學中心,我的研究沒有任何進展。” “不知道為什么,和你一起工作的時候,我的精神就會很振奮,如果做個形容,那似乎是一種來自血液中的興奮感。” “我自己做研究就沒有什么精神。” “今天我坐在辦公室,對著電腦很久很久,我試著放空思維,可沒有任何幫助。” “王浩,我正在想念你。” 看著比爾卡爾發來的郵件消息,王浩的臉色都有點發黑了。 如果不知道,還以為是一封表白情書,結果就只是說他沒有靈感,研究工作進展不順利而已。 “要是讓其他人看見,真就尷尬了。”王浩思考著,“或許,我應該早點找個女朋友?不能讓別人誤會啊。” 他帶著郁悶回了一封郵件,“我也很期待和你一起工作……” 他正打著郵件的時候,何毅突然站在門口敲了兩下門。 “何教授?進!” 何毅臉上帶著明顯的興奮,他興沖沖的走過來說道,“王浩!王教授!我們拿獎了,拿獎了!” “啊?”王浩聽的有點發愣。 “你看看郵件,物理實驗室的項目!”何毅激動的繼續說著。 王浩低頭查了一下郵件消息,發現有一封來自科學技術評委會的信件,是一封很正式的個人邀請函,邀請他去參加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何毅繼續道,“你也收到消息了,對吧?我們的項目獲獎了,到時候,能派出兩個代表去參加頒獎大會!” “額……” 王浩猶豫了一下,“獲獎肯定是獲獎了,不過我收到的是個人邀請。” “不是團隊?” 何毅湊過去看了一眼,旋即才反應過來,說道,“我收到的是項目獲獎通知,讓我們派出兩個人去領獎。我本來說想著我們兩個,看來是不用了……” 他的語調稍微有一些低沉,因為感覺和王浩分享喜悅,似乎也沒有什么喜悅可言。 王浩都能收到個人邀請,估計又是一個自然科學獎。 “就你和向教授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