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政務樓辦公室的氣氛,一時間變得有些復雜。 等王浩說完了獲獎感言以后,其他人互相對視一眼,都不知該做出什么表示。 鼓掌? 如此虛假的獲獎感言,有什么可鼓掌的? 激動? 連獲獎人都并不激動,他們激動給誰看呢? 對面。 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式現場,氣氛甚至要比政務樓辦公室還要復雜。 克勞迪奧-普羅切西坐在第一排位置,看到屏幕里王浩的表情,再配合那種平淡的語調,忍不住扯了扯嘴角,都有些后悔直播通訊了。 這個主意確實是不錯,但是王浩說的獲獎感言也太假了,假到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他的眼神里,散發那種完全不在意,就差直接寫在了臉上了,也導致現場的氣氛變得有些壓抑。 現場的數學家們,可要比政務樓的人心情復雜多了。 他們只感覺很受打擊。 看看! 菲爾茲啊! 這個獎項代表了數學領域的最高成就,他們中絕大部分人想獲獎都不可能,可框在屏幕里的獲獎人明顯完全不在意。 克勞迪奧-普羅切西也有著同樣的復雜心情,但作為國際數學會的執委會負責人之一,他沒有時間去體會復雜心情,注意到王浩朝旁邊看的動作,趕緊朝臺上回來一下手。 信號,迅速被掐斷了。 這時候主持人已經反應過來,面對平靜到完全沒有掌聲的現場,他趕緊調動氣氛的喊了一聲,“恭喜王浩博士獲得菲爾茲,那么讓我們進入下一個環節。” “高斯獎!” 他用力喊了出來,然后輕呼了一口氣。 這一段終于過去了! …… 對很多國內的媒體來說,王浩領取了菲爾茲獎以后,數學家大會等于是結束了。 他們之所以關注國際數學家大會,主要就是因為王浩會獲得菲爾茲,確定了王浩獲獎以后,輿論上頓時出現很多報道。 這是相當了不得的事情。 王浩成為了第一個獲得菲爾茲的國內學者,同時也成為了歷史上最年輕的菲爾茲得主,他一個人創造了兩項記錄。 大量的報道,也跟隨著大量的議論,但是議論的焦點卻不是獲獎,而是王浩表現出的不在意,“王浩教授獲獎是早就知道的,但是他好像并不激動。” “可能是因為沒有在現場?” “那一段獲獎感言說的也太假了,我當時聽著都笑了出來,他脖子上掛著菲爾茲的獎牌,結果竟然說才剛知道獲獎?” “難道是菲爾茲的工作人員,穿過了魔法陣,瞬間到達西海市給他頒獎的?” “這也太搞笑了!” “他說自己非常激動,我是一點兒都沒看出來,估計就是場面話而已。” 這是大家共同的感受。 與此同時,很多的媒體記者也到了西海大學進行采訪。 大部分媒體采訪都是推掉的,但是央臺記者的專訪還是要接受,因為相關采訪會登上黃金時間的電視新聞報道。 王浩也抽出時間來接受采訪,他是作為被正面宣傳的人物,也是很在乎形象的。 央臺記者的專訪很職業,是一個欄目組直接過來的。 一個長相甜美的女記者,和王浩面對面的坐著,就像是進行閑聊一樣,“王教授,你是憑借數論和偏微分方程領域的研究獲得了菲爾茲,這兩個領域涵蓋范圍都很大,而你在兩個領域都有很多成果,那么能說說,你認為自己最好的研究是什么嗎?” “NS方程。”王浩毫不猶豫的說出了答案。 “為什么?在數論領域,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也比不上NS方程嗎?” “當然。” 王浩解釋道,“哥德巴赫猜想就只是個數學難題,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NS方程在應用上意義重大,它不止一個數學問題,關聯的領域也非常多。” 他當然認為最好的研究是NS方程,因為NS方程的研究并不是一個成果,準確的說是五個成果。 最終完成解決問題是利用了其中兩個成果,還有一個求近似解的成果發表在了頂刊,其他兩個應用價值最高的成果,則歸檔進入了保密行列。 這些是不能對外說的。 記者繼續問道,“獲得菲爾茲獎,你的心情怎么樣?” “很激動。”王浩道。 記者抿了下嘴,忽然俏皮的眨了眨眼,嘴角帶笑的說道,“王教授,能不能問一個,可能會不好回答的問題?” “你問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