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浩則是針對性進行分析,何毅主要負責把控會議進程,并做出一系列的記錄。 大家分工明確。 會議也進行了超過三個小時,一直到中午一點的時候才結束。 樊慶學一直坐在旁邊聽著,眼看著會議進行了一條一條的總結,但他總是感覺有些怪異,因為有些因素直接就被‘理論’排除了。 比如,空氣流動的因素。 大家詳細的討論了一下,最終就認為空氣的流動不能夠影響到交流重力場。 但是,這不需要實驗來證實一下嗎? 等會議結束以后,王浩也沒忘了專家團,就招待他們一起去用餐,路上樊慶學也問了起來,“王教授,你們這個會議直接就排除一些因素,有些不科學吧?” 王浩點頭道,“其實在我看來,針對每一個因素都應該去做實驗來證明,而不是通過分析就排除掉。” “那為什么……?”樊慶學有些不理解。 王浩一句話做了解釋,“很簡單啊,因為我們有兩個很強勁的對手,就不能把時間浪費在一些很大可能沒有影響的因素上。” “我們必須更高效的完成研究。” “我們的經費也是有限的,現在只有學校方面的撥款,省里的資金還要等幾天,更不用說基金會那邊了。”他有些無奈的搖搖頭。 樊慶學聽了也無話可說。 雖然過程確實是有些不科學,但聽王浩這么一解釋,感覺還真的是這樣,因為經費有限,又有兩個強勁的對手,不可能每一個因素都針對去設計實驗來研究。 …… 上午的會議是對于理論的論證,他們找出了一些‘可能’影響的因素,排除了一些‘不太可能’有關的因素。 實驗就是根據理論分析結果進行設計的。 其中最有難度的就是超導材料的布局,因為要對整體裝置進行變動,還是需要一段時間做準備的。 下午實驗室都在忙碌著,希望能用一下午的時間完成準備工作,等明天上午再進行實驗。 專家團的人下午就離開了,他們確實是來走個過場的。 樊慶學沒有離開。 一則是因為他是帶著工作任務來的,是要對物理實驗室進行研究指導。 這是吳暉交代的工作。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對于理論論證的結果感到好奇。 樊慶學感覺其中有很多不嚴謹的地方,好像有些莫名的就得出了結論,同時,他也想看看實驗結果,是不是如自己所想,沒有任何意義。 這就是他的判斷,基于個人經驗的判斷。 理論論證會議氣氛很活躍,而且進行了三個多小時,但具體有沒有效果也是很難說的。 樊慶學依舊不認為,理論論證能對實驗產生效果。 第二天早上八點的時候,物理實驗室就已經開始忙碌起來。 他們正在做實驗最后的準備。 當實驗即將開始的時候,樊慶學就和王浩站在一起,他昨天晚上想了很久,還是決定和王浩再說一說,“王教授,我認為這個實驗研究重點是在于超導材料的布局,你們的四節點設計是非常關鍵的。” “我昨天聽了你們的會議,但似乎沒有相關的論證,這是為什么呢?” 在樊慶學看來,超導材料布局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其中牽扯到非常復雜的設計。 正因為這種設計,才成功復刻了交流重力實驗。 這個也是研究唯一的難點。 好多知道相關研究的人都認為,普通的對比實驗很難對于四節點的設計進行改進。 王浩聽到樊慶學的話,點頭道,“這是機密。” “??” 樊慶學愣了好半天。 王浩認真道,“樊教授,我就直白說了吧,交流重力實驗的關鍵就在于四節點的設計,就在于超導材料的布局上。” “所以毫無疑問的是,超導材料的布局和交流重力場的強度直接相關。” “這種相關性很可能成為研究的大方向,我們現在做的對比實驗研究,想要在這個方向上有成果很難。” “但是,我們還會在這個方向探索。可是針對實驗上的設計改變,是不能讓太多人知道的。” “這是機密。” “一般就只有核心幾個人來討論,我也不會在會議上說這個。” 樊慶學頓時恍然大悟,但心里還是有點別扭的感覺,因為他自己也被排除在外。他帶著郁悶問道,“現在這個實驗,應該沒有對超導材料結構布局的改變吧?” 他是問實驗的改變,是否都像是昨天總結的那樣,而不是添加了一些所謂‘機密’的內容。 王浩笑道,“那還是要后續的研究方向,現在我們只是針對簡單影響的因素進行實驗。” 兩人說著的時候,實驗就已經準備完畢。 王浩、樊慶學、何毅,再加上肖新宇,一起對設備情況進行了查看,確定沒有問題以后,就走開站的遠了一些,并準備進行實驗了。 “開始吧!” 所有人都準備好以后,王浩就直接讓實驗開始了。 設備,正式啟動! 伴隨著機器的嗡嗡響,圍繞實驗設備的人員也開始忙碌起來,他們不斷往輸送管里填裝著液氮以及其他冷卻材料,有專門的人盯著電壓和功率的數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