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浩帶著疑惑看了一下,新聞的主角是愛德華-威騰,他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說是對超子衰變信號消失的解釋。 愛德華-威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菲爾茲得主,被阿邁瑞肯《生活》周刊評為二次大戰后,第六位最有影響的人物,是當代物理學家中H指數最高的一位。 他非常專長量子場論,弦理論和相關的拓撲和幾何,主要貢獻包括廣義相對論的正能定理證明,超對稱和莫爾斯理論,拓撲量子場論,超弦緊化,鏡像對稱,超對稱規范場論,和對M理論存在性的猜想。 等等。 從愛德華-威騰所做出貢獻的領域,就知道他是一位量子力學和弦理論的頂級專家。 針對超子衰變信號消失的問題,全世界好多理論物理學家都進行了研究論證,愛德華-威騰也發表了自己的研究,他認為超子衰變信號消失的原因是高維度空間邊界的增權效應。 “人類很難理解高維度的空間,因為我們所有的感知都和三維空間有關。” “但對于粒子來說,并不存在確定的三維空間,高維度空間邊界會產生對于低維度的增權效應?!? “以此就會發生一些難以想象的現象,超子衰變信號突然消失,也只是其中一種而已?!? “我們認為……” 愛德華-威騰發表了研究以后,還接受了記者采訪,他說了很多和研究相關的內容。 那當然不僅僅是講解,他還構造出了相關的數學論證。 好多數學家、物理學家,看了他的研究論文,評價都是‘非常完美’,里面的數學可以說美輪美奐。 當然新聞上只是簡單的介紹,就沒有詳細的數學內容了。 “這個分析,很有意思啊……”看著新聞上的內容,王浩做了一句話點評。 高維度空間邊界的增權效應。 這個解釋可以說是晦澀難懂,王浩看了以后都感覺,自己的‘湮滅理論’,都像是大白話一樣,讓人一看就明白過來。 “這個說的確實很有意思,我看看論文。”王浩找了下愛德華-威騰發表的論文,因為內容是公開發布的,他很快找到了相關論文,仔細的看了起來。 然后他發現里面有些內容看不懂。 主要因為論文的數學論證部分牽扯了很多例子,數學的內容還有一些高深的拓撲學,還牽扯超弦理論維度構造的內容,他沒有做過相關的研究,里面的一些內容自然就很難理解。 但從已經理解的內容來看,不得不承認,學術界的評價確實是對的。 里面的數學構架,美輪美奐??! “不愧是粒子數學的超級專家!”他能感覺到在這方面和愛德華-威騰存在巨大差距。 當然,對于愛德華-威騰所說所謂‘高維度空間的增權效應’,王浩就持有保留意見了。 數學是在理論基礎上可以構架出來的,但正確與否也很難說,高維度的解釋有限‘虛幻’。 即便是證實湮滅力存在,依舊可以用‘高維度空間的增權效應’來解釋。 因為無法證明是否存在更高的維度,短時間內,弦理論也是無法證實的。 這種解釋可以說把其他很多解釋囊括其中了。 就像是孫建所說的,這件事和王浩直接相關。因為在公開的成果中,是王浩通過實驗數據分析,發現的正-反科西超子衰變信號消失問題。 現在愛德華威騰的論證是建立在超子衰變信號消失的物理現象基礎上,自然和王浩存在直接的關系。 下午,就有省報記者找了過來。 記者在樓道里對王浩進行了采訪,“王浩教授,超子衰變信號消失是你的發現,你對愛德華-威騰的解釋怎么看?” 王浩反問道,“你指的是高維空間的增權效應?” 記者笑道,“學術報道上好像是這么說的,但我并不太理解。” 王浩想了想說道,“我看了威騰先生的論文,他所構造的數學很美,美輪美奐??!” “但是,他的解釋,很難說。除非有一天弦理論得到證明,否則高維空間相關的解釋,依舊只能是理論。” 其他就不做評價了。 王浩無所謂對弦理論信或不信,理論物理有很多學說,弦理論是其中之一。 這種目標是建立物理大一統的理論,證實是沒有辦法證實的,但否定也同樣沒有辦法否定。 所以,看看、了解一下就好。 …… 愛德華-威騰不是唯一對‘超子衰變信號消失’做解釋的理論物理學家。 其他的理論物理學家,也針對信號消失的現象,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 王浩的研究更實際一些,他并沒有針對去完善湮滅力的數學構造,而是希望能夠再找到湮滅力存在的證據。 連續幾天,他都去物理實驗室,查看他們的‘交流重力’實驗內容,只過了大概三天實驗,物理實驗室的研究資料就沒有任何幫助了。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實驗并沒有成功。 沒有成功的實驗,能帶來的資料很少,有些結果也是不準確的。 王浩沒有辦法通過失敗的實驗來得出結論,他的靈感值還在增長,但也只漲了‘3’點而已,然后就再次卡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