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和張益方談了一下后,王浩也想到了自己的研究,對于cp破壞實驗組的影響。 但是,也是沒有辦法的。 如果一項研究沒有任何意義,就干脆停下來不去做研究,而不是繼續耗費大量經費,繼續做沒有意義的工作。 科研學術也是存在競爭的,而且競爭非常激烈、殘酷。 比如,兩個團隊同樣做一個方向的課題,其中一個團隊率先完成,另一個團隊幾年的努力就會付之東流。 有數學家想去證明一個數學猜想,結果完成證明之前,猜想被另外一個數學家證明了,情況幾乎是一樣的。 王浩并不是處在競爭中,他只是去做數學分析來研究物理問題。 其他人受影響也是沒有辦法的。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王浩都過的非常安逸,就只是輕松的來上班,因為學期已經到了最后階段,課程全部都結束了,他就是坐在辦公室里休閑。 看著忙碌狀態的張志強、羅大勇以及朱萍,在包括不斷跑實驗室的顏靜,他感覺是成為了最悠閑的那一個。 泡泡咖啡、看看電影,高校教師的工作是真舒心。 但是,悠閑的生活很難持續太長時間。 這天欒海平就找了過來,說起國內數學會議的問題,“你是要去參加數學會,對不對?你有關證明角谷猜想的數學方法,報告是在數學會議上做?” 王浩點頭。 欒海平道,“到時候一起去,我去參加過兩次,沒什么意思,不過這次可能有意思。” “為什么?” “有個消息你可能不知道,是關于你自己的。”欒海平笑道,“你進了國內陳省身數學獎題名,這次很有機會啊。” 王浩感興趣的問道,“獲獎的概率有多高?” “百分之五十吧。”欒海平道,“你的研究時間太短,好多成果沒有納入,但你的研究影響力很大,機會還是很大的,據說國內數學會里有院士力挺你。” 王浩聽著倒是覺得有意思,心里也有不小的期待。 欒海平有些話沒說。 國內的數學獎項中,影響力最大的是華羅庚數學家,但華羅庚數學獎是頒發給五十歲以上的數學家,有一種終身成就的感覺。 陳省身數學獎偏重于頒發給中青年數學家。 但實際上,獲獎的數學家大部分都在四十歲到五十歲,甚至已經超過了五十歲,也只能勉強歸為中年數學家,二十多歲獲獎是不可想象的。 正因為如此,王浩獲獎會引起很多爭議,爭議的不是他的成果,而是年紀。 但是,學術領域就是這樣的,有足夠的成果,其他人就沒話說,即便是對年齡有質疑的人,也不敢公開的說出來,也就只能在內部說一說。 如果誰敢說一個有足夠成果的年輕數學家,因為年輕就不足以獲得獎項,被爆出來名聲會臭大街的。 這件事不是確定的,但王浩獲獎的機會還是很大。 和欒海平談了一下數學會的事情后,王浩還沒來得及消化,就收到了彭輝的消息。 彭輝是邀請王浩一起去科學基金的材料科學部做報告。 這個報告是專門針對超高壓合金項目,王浩是項目貢獻‘第二人’,甚至是‘第一人’,最好還是能去一趟。 重大材料科學項目的評審,會審核項目成果、報告的同時,后續也會參考其他同類項目數據,來綜合的進行比對研究。 項目負責人和重要參與人,自然也要參與到報告以及比對工作中。 王浩并不是超高壓合金項目的固定參與人。 彭輝只是邀請王浩一起去,他不去也是可以的,到時候只能是彭輝和其他人,硬著頭皮針對王浩工作的部分做解釋。 到時候,肯定會變得很麻煩。 王浩特別問了一下時間,只是回復說有時間會去,他還是要等一下譜儀探測實驗組那邊的結果。 如果能去一趟首都,把兩個報告工作都完成,自然就是最好的,否則西海到首都來回跑兩趟就有些麻煩了。 …… 譜儀探測實驗組。 實驗組的兩個院士、五個研究員,還包括兩個首都大學的數學教授,一個水木大學的數學教授,一起對王浩的論文進行了初審。 在審核的過程中,他們對內容連連驚嘆,“不說這個論文是不是正確的,但王浩肯定是個數據挖掘的超級天才。” “他本來就是個天才的數學家,沒想到在數據挖掘領域研究的這么深入。” “這種分析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其中的方法實在太精湛了。” “我根本不可能想到,怪不得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幾個數學教授則是對后面塑造函數的部分感興趣,“這個塑造函數的方法很有意思啊。” “我還是沒有看懂,有一些地方很繞,不過整體上是沒有問題。” “細節上來說,還是沒有辦法確定,有些地方需要他自己來解釋。” 一群人仔細研究王浩的報告,還不斷的發出驚嘆聲,他們都感覺論文里的分析方法、數學方法,可供學習的地方非常多。 “不管這個分析是不是正確,但這篇論文非常的精湛,應該足以在最頂級的學術期刊發表了吧?” “即便論文是錯誤,許多期刊都會搶著發表……” “真的很有意思!” 在連續三天的研究以后,他們確定了論文整體沒有問題,但是一些細節上,還需要王浩自己來解釋。 初審,通過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