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份申請很不一般,申請資料上的內容很是驚人—— 姓名:海倫-欣頓。 年齡:15歲零10月。 護照:阿邁瑞肯。 本科畢業院校:斯坦福大學,擁有數學、生物科學雙學士學位。 看到這份申請資料的時候,應昌源都感覺有些發蒙,申請西海大學的國外留學生,一般都是那種‘根本沒聽過院校’的畢業生,差不多可以理解為‘社區大學’,說難聽點就是‘野-雞大學’,只是能在網絡上查到,勉強達到被認可大學標準而已。 這份申請則來自一個阿邁瑞肯常青藤大學的學生,西海大學的歷史上都可以說是第一次。 不僅僅是西海大學,包括水木大學、首都大學,也很難吸引到阿邁瑞肯常青藤大學的學生來讀研。 如果倒退上二十年,國內高校的碩士學歷,是不被國外認可的。 另外,令人驚訝的還不止是畢業院校,申請人明顯是個超級天才,十六歲就拿到了數學、生物科學的雙學位,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她應該是沖著你來的。”應昌源一語中的,但他理解的是沖著王浩的名氣來的。 王浩的理解則是,沖著自己清白之身來的。 他看到海倫的申請資料臉色都有些發黑,珠城計算機會議的相遇,到現在都還印象深刻。 那個女孩還不滿十六歲,腦子里想的竟然是,優秀基因結合創造出優秀的后代? 這都什么跟什么啊! 王浩頓時猶豫了,他想直接拒絕申請,再想想人家是正常走流程,直接拒絕似乎有點說不過去,總不能說是‘不想和她相處’而拒絕吧? 另外,不得不承認的是,海倫確實是個天才。 “手下有個天才,也不錯。也許能對研究有幫助?”王浩思考著來了點興趣也找不到直接拒絕了理由。 算了! “她想來,就讓她來吧!”王浩對應昌源說道。 應昌源長呼了一口氣,招生自然會希望生源質量更高,錯過一個常青藤大學的超級天才,就實在是太過可惜了。 一周后。 武鋼研究院的實驗測試才全部結束,用時比他們計劃的長了許多,甚至耗費的資金,也要比預計的多上幾倍,為了做最后的檢驗,他們甚至用了一天的工廠生產線。 最終結果表明,鋼裂紋的出現和磁場控制直接相關。 在完成了實驗測試后,武鋼研究院召開了一次核心會議,參與人包括研究院的研究員、行政人員以及武鋼集團的兩個經理,還有一名負責技術的副總裁。 王基銘拿著實驗報告開口道,“這是我們的結論!” “雙輥鑄軋生產線上的超薄鋼材,出現鋼裂紋的主要原因,就是磁場控制不穩定。” “西海大學的王浩教授是這么說的,他還提到了溫度場問題,我們還沒有做具體測試,但磁場控制被證明,那么溫度場應該也沒問題。” “所以相關的研究方向,應該是研發穩定磁場裝置以及溫度場裝置,而不是去做技術、工序上的改進。” “我們找的方向錯了,也難怪相關研究進度都很小。” “所以,為了減小損失,我建議第一步是,停掉所有相關項目,包括和其他機構的合作項目。” “大家表決吧!” “同意!” “同意!” “……”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