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吃了飯,大家稍微休息了一會兒,割麥子都去割麥子去了。 蘇笏、劉承嗣、何大夫都幫忙把麥子給運回來。 他們一個人拿一根繩子直接去背的。 其實麥捆并不重,就是堆有些大,所以每趟,他們是能多背一些就多背一些,反正也不重。 他們把場給散好了之后,陳大山就給小白上了套,讓它去打場。 小白早就閑的渾身都要生銹了,當然樂意干活了。 只要它有活干,就比黒將軍有用。 說不定顧家的那幾個小子也能給它弄一匹白色的小母馬過來。 它吃狗糧吃膩了。 得扳回來一局。 陳大山打了麥子,還得起場,先把叉子抖動麥稈,然后再給挑開堆到一起去。 接著還要用耙子把長一些的碎秸給過濾出來。 然后還得把麥籽給聚攏成堆。 要用到木推、木攏、大笤帚。 聚攏成堆之后還不能收進倉里,還得揚場。 把麥糠給揚出來,留下干凈的麥籽兒。 老百姓種點糧食可真不容易,從種子到進嘴成食物,中間花費了多少的功夫? 不過,對于老百姓來說,勞動力好像不值錢似的。 只要能換糧食,那就去干。 從古到今都一樣。 他們不會去計算劃算不劃算,只知道有力氣不用就是怕下力,是懶漢。 手勤飯飽。 只不過,其他的都是眼見的活,一看就會的。 莊稼活都這樣,沒有什么巧不巧的,一看就會了。 只不過,揚場這活兒他真不會。 曲信德就跟他說怎么揚,得隨著巧勁,微微迎著風。 主要就是讓風把麥糠給吹走,留下飽滿的麥籽。 曲信德也不會干這活,但是他見過別人干,就空手給他示意了一下。 陳大山知道了原理,慢慢的摸索,也倒是不難。 但是,到熟練起來,還是需要時間的。 他木锨鏟一锨揚起來試試,果然被風帶走了很多的麥糠。 這會兒揚場最合適不過了,風不大不小的,剛剛好。 能把麥糠給吹干凈,又不會把麥籽給吹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