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會兒別說是鄧順了,就是旁邊的東家和少東家都詫異了。 曲信德問:“你們為何要一次買這么多鹽?” 陳大山也認得他,他是他們青牛鎮這一帶的大地主,年年都會到各村里去催促生產,收割的時候也會到田間地頭去看看。 誰家的日子真的過不去了,他還會借錢借糧給他們度日。 就是他們家賣地給他的時候,他還多給了一些錢,說是可憐他們孤兒寡母的。 所以,陳大山對他的印象也還不錯。 他說:“今早上我們剛得了兩頭野豬,準備腌了呢。” 曲信德問:“野豬?為何不賣了?” 陳大山說:“賣了,但是沒賣成,這不,給顧府送了一頭,家里還有兩頭。” 他說著就把抓野豬的經過和賣野豬的經過都跟曲信德說了。 曲信德點了點頭,說:“原來如此,我兒也想嘗嘗野豬的味兒,不知道你們可否讓一些給我?我買回來給我兒嘗嘗。” 陳大山說:“給你割個十斤八斤的完全不成問題。” “那我這就跟你去吧。” “行啊,等我買了鹽。” 鄧順立刻給他稱鹽。 曲信德在一旁,說:“給他算便宜一些。” 鄧順會意,不過并沒有在價錢上給他便宜,而是多給了兩斤。 這么一來,不也算是便宜了嗎? 曲信德對兒子曲元化說:“你在這里等著,爹給你買野豬肉去。” 曲元化說:“我并不想吃。” 曲信德臉一黑,說:“你想吃。” 曲元化:“……” 陳大山這邊付了錢,準備扛著鹽走,回頭看向曲信德,問: “東家,你可還去?” “去,去,這就去。”曲信德立刻跟了上去。 剛出門,他就開始整理衣冠。 衣著還算整潔。 兩人到了石門那里,蘇笏已經等在那里了。 蘇笏看了看曲信德,并沒有作聲。 倒是曲信德看到了蘇笏,心里想著這個獵戶站在這里做什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