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七)太平腐敗-《家兄朱由校》
第(1/3)頁
永昌十四年,冬月初六,大明對外宣布了諸藩可持有步槍的數量限制。
對于諸藩,大明幾乎是一視同仁,不管國家人口多寡、強弱,一律只發放足夠一營兵馬使用的三千零三十一支步槍。
除此之外,大明也將郡國的兵額提高到了一營。
盡管此時許多郡國早就偷偷擴兵,但不管如何,大明總歸給了他們正規編制。
一營兵馬對應一營步槍,誰都能看出,永昌此舉是為了讓藩國之中的親王國和郡王國實力相差不要太大,以免日后有大藩造反,迅速就能吞并一系列小藩國。
不過即便如此,廟堂之上還是有不少文臣武將對皇帝此舉頗具微詞。
內藩一國一營槍,這實際算起來,大小二百多藩國就是二百多營槍,實際算下來,少則六十幾萬支,多則七八十萬支。
要知道,這些年五軍都督府的兵制一直遭到壓制,五軍都督府數次想要擴軍都被拒絕。
至眼下,明軍數量也不過六十三萬罷了。
如果諸藩聯合討伐大明,那哪怕它們之后會彈盡糧絕,可大明也會遭受巨大損失。
因此,廟堂之上的諸多文臣武將想的并不是沒有道理。
不過,對此的皇室、內閣卻根本沒有擔心的表現。
他們比誰都清楚,大明的底牌還有很多,多到讓群臣都不敢想象。
除了齊國能給大明帶來巨大損失,其它各國加在一起都不可能做到。
因此,這件事情也只是一些不能接觸到核心政治的官員在擔心罷了。
真正坐在核心圈層的官員,此刻都將心思放到了本國科技創新上。
對于世界來說,接下來的日子,注定是科技大爆發的一年。
從去年的“明、齊”兩國科技交流會開始,兩國各自的許多研究就在不斷地碰撞,而后引發了無數種猜想和發明。
永昌十四年初,齊國醫學院的葉天士學士發現霍亂弧菌、結核桿菌及炭疽桿菌,并改進了培養細菌的方法和細菌染色方法,還提出“天士三定律”。
他及他的團隊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世界上大多數主要致病菌都被其與團隊成員先后發現。
這些學說不僅奠定了微生物學和細菌學,同時也促進了藥理學的一些研究,一些植物藥的有效成分先后被提取出來。
例如,永昌十四年大明醫學士薛生白從阿片中提取出嗎啡,次年從金雞納皮提出奎寧等藥品,這些無一例外都是進步。
除此之外,由于病理學和細胞學、細菌學的不斷進步,因此當時的臨床醫學教材和實操中特別注意對內臟器官病理變化的研究和診斷,想盡各種方法尋找“病灶”,使診斷方法不斷充實。
這樣的態度,讓永昌年間的診斷手段和輔助診斷工具不斷增多,許多臨床診斷輔助手段如血壓測量、體溫測量、體腔鏡檢查都是在永昌年間開始應用的。
除了這些學說上的成就,大明和齊國在物理電力上的探索顯得更為有效。
永昌十四年,大明軍備院出版《電的實驗與觀察》一書。
這本書不僅為進一步的電力實驗提供基礎,還引入了許多齊王時期留下的“電力術語”,包括正極、負極、充電、電池和電擊等。
比較大明,齊國則是更注重實踐所得,因此在九月的時候,科學院將三十個蓄電池安裝在了一輛三輪車上,但車輛并沒能安全啟動便發生了爆炸。
可是,這樣的結果不僅沒有阻止科學院的學者們研究電能,反而極大的促進了他們的興趣。
不過,相比較這些科學上的事情,民生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這其中,天災人禍又是永遠逃不脫的話題。
永昌十四年四月,瀛洲南島府海域附近發生地震,并引發海嘯,海嘯最大波高達二十丈,這次海嘯造成兩萬余人死亡,十四萬人受災。
災害爆發的消息傳回北京后,監國朱和埨當即下旨蠲免地方三年賦稅,其次下令工部準備災后重建。
這個小插曲過后,大明和齊國繼續對科技研究加大關注和投入。
永昌十四年六月,皇帝宣布將來年軍備院的科學投入提高到一千三百萬兩白銀,等同于國家全年收入的8/1。
相比較大明,齊國由于沒有太大的國防壓力,因此對于科學投入的資金數額則是更多,永昌十四年的投入就已經達到了一千五百萬兩。
兩國這么傾盡全力的投入,第一是沒有外部壓力,第二是有人口就業壓力。
人口是兩國的紅利,但紅利之余,想讓國家長治久安,就得需要解決百姓的需求。
早在永昌十年,順天大學的社會學家劉南山就已經提出“世界資源論”。
這個論點講述了,以眼下的生產力來說,如果將“維持齊國百姓的生活”來作為標準,那齊國的疆域只能養活兩億人,大明則是只能養活六億人,世界各國加一起,頂多養活四億人。
也就是以現有生產力,只能有十二億人能過上齊國百姓的生活。
如果以大明百姓的標準,則是能養活二十億人口。
據齊國與大明學者、官員的估計,如今的世界人口為恐怕已經接近十億人了,而其中大明和齊國人口合計就已經達到了五億人口,占據世界人口的五成有余,算上諸藩那能達到七億左右。
以過去的人口增長情況來看,大明宗藩體系將會在大概二十年后達到九億五千萬左右,預計三十五年后突破十二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灵县|
门头沟区|
高唐县|
长白|
北辰区|
马关县|
洛川县|
花莲市|
淮北市|
天水市|
乌拉特前旗|
长泰县|
手机|
石柱|
东方市|
承德县|
石台县|
波密县|
桦甸市|
文昌市|
镇安县|
汤原县|
韶关市|
思茅市|
永昌县|
平凉市|
营口市|
高州市|
安阳县|
绵竹市|
浦县|
中卫市|
图木舒克市|
余姚市|
利川市|
津市市|
徐闻县|
嘉善县|
浙江省|
正定县|
且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