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內部矛盾-《家兄朱由校》
第(1/3)頁
木氏土司,作為一個勢力南到麗江,北到烏思藏昌都,東到北騰州,西到里麻司(緬甸克欽邦)。
其擁有納西、彝族、白族等各種土兵三萬有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土司。
之所以朱由檢不讓黔國公府節制木增,就是因為眼下的黔國公府屬實廢物。
他要是沒有記錯,歷史上自家皇兄讓沐昌祚和沐啟元帶兵鎮壓奢崇明,這兩人居然害怕而不前。
相比之下,木增就厲害多了,十一歲承襲麗江知府,而鄉城、理塘、稻城等地的藏人不服,起六千騎兵南下造反。
對比幾十歲的沐氏二人,木增不顧自己年幼,率家將前往克敵,并親執桴擊鼓,冒失石以進。
這樣的勇敢,便是連當地的漢人官員都提筆寫下了“丈夫未可輕少年”的夸贊之語。
木府的眾兵見幼主如此勇敢,個個奮勇鏖戰,大獲全勝后又乘勝追擊至烏思藏的木里、鄉城、巴塘、芒康、鹽井等地。
這還是萬歷二十六年的事情,而眼下木增已經三十三歲,正直壯年。
加上木增的祖輩均倡導學習漢族詩書文化、木增自小熱愛圖書,熟讀經史書籍,勵精圖治,志存高遠,因此調動木增才是尋求外援!
以木增的兵馬威懾烏思藏,讓烏思藏內部停止內斗,調兵歸木增指揮。
這才是云南真正能出動的兵馬,也是朱由檢除了云南八關外,唯一看得上眼的兵馬。
另外、如果木增這次建立了功勛,那或許也是時候用木增來加強大明對烏思藏、朵甘的統治了。
想到這里、朱由檢看向了自家皇兄,卻發現對方緊鎖著眉。
在察覺到朱由檢的眼神后,朱由校才猶豫道:
“黔國公府還好說,但麗江木氏,雖然對我大明忠心耿耿,但調他們和烏思藏、朵甘等地的兵馬前去參與圍剿,恐怕不妥……”
朱由校的一個毛病犯了,或許說是自唐宋以來,中原王朝統治者和士大夫階級的一個毛病犯了。
那就是不敢重用外族,更不會輕易調外族參與內部事宜。
木氏和石柱馬氏不一樣,馬家是可以追朔到漢朝扶風馬氏的。
但木氏可是實打實的“外族”,若是他們也在途中參與叛亂,那對大明的損失會更大。
朱由校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朱由檢卻知道,木府根本就舍不得離開大明。
在元朝的時候,他們頂多就在麗江府內囂張一下,但是有了明朝皇帝的支持后,他們在烏思藏東部開礦可是開的不亦樂乎。
每年只需要承擔兩千兩銀子的貢賦,剩下的銀子都是自己的。
以至于有的時候木府都覺得虧欠皇帝太多,因此積極向大明捐餉銀、戰馬,多次派士兵幫助朝廷征戰,成為全省土司之首。
即便木氏之后投清,朱由檢卻也并不覺得奇怪。
捐餉、捐馬、派兵,最后還被明朝官員歧視,換誰也受不了。
君不見貴州土司只是被欠餉幾個月,就被慫恿造反了,相比較下,木氏簡直是忠心耿耿。
因此、了解一切的朱由檢只能嘆了一口氣道:
“哥哥不用擔心木增,木增和麗江木氏對我大明有益。”
見自家弟弟都這么說了,朱由校只能皺著眉轉頭對魏忠賢道:
“命司禮監起草圣旨,授封麗江知府木增中憲大夫,襲職云南布政使司右布政,命其喝止烏思藏諸部內斗,再命烏思藏、朵甘各萬戶所調兵歸木增統轄,移駐北騰州,有違令者,斷絕茶馬互市!”
“奴婢領旨……”魏忠賢應下,心中咂舌不已。
斷絕茶馬互市,這可是要烏思藏各部土司的命啊。
一旦茶馬互市斷了,烏思藏每年最少要因為缺少茶葉而病致死數以萬人。
這條旨意一下去,估計最先著急的就是正打的不可開交的藏巴汗和格魯派,以及十教王和各大萬戶所。
或許在后世人看來,不就是茶么、不喝就是了,但對于這個時代的藏人來說,沒茶就等于沒了水,只有患上皮膚病而痛苦死去。
這是藏人最害怕明朝使用的一個手段,也是明朝為什么沒有駐兵烏思藏、烏思藏和朵甘、俄力軍民府等地藏人卻老實了兩百多年的原因。
這手段之厲害,朱由檢聽到后也不禁起了心思。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南县|
云梦县|
上高县|
左权县|
文安县|
耿马|
清远市|
集安市|
逊克县|
迁西县|
阿鲁科尔沁旗|
西华县|
乌拉特中旗|
凤冈县|
广元市|
余干县|
彭阳县|
连州市|
西安市|
罗田县|
荣昌县|
庆元县|
会理县|
和顺县|
东丰县|
和田市|
镇巴县|
诏安县|
孝义市|
昆山市|
东城区|
三亚市|
肥城市|
鹤峰县|
沾化县|
诸城市|
兴山县|
崇阳县|
磐石市|
馆陶县|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