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八章 爭鋒相對-《家兄朱由校》


    第(2/3)頁

    想到這里、朱由檢看向了好皇兄,卻見好皇兄居然不緊不慢的拿出桌上的奏疏,一本本看了起來。

    朱由檢撇了一眼那堆奏疏、只見從奏疏封面就能看到這次各黨的反應有多么激烈。

    亓詩教《大亂將作疏》、徐兆奎《東林佞臣疏》、王芝《病歸疏》、姚宗文《除惡臣昭彰疏》、馮三元《揭貪臣惡吏疏》、鄭芳《邪謀奇疏》、石超奉《亂黨蓄謀已久疏》……

    這些奏疏、好似后世的公開信,一篇帖子少則數百字,多則數千字,內容之狠毒,叫人頭皮發麻。

    似乎在他們的奏疏之中,東林黨等人全部成了貪官污吏,而他們則是站在高位,負責監察審判的神明。

    “果然、別和文人玩筆桿子……”

    看著這堆奏疏,朱由檢一時間都不知道要怎么處理這種局面。

    說白了、他前世最高就是個扶貧基層,甚至連村子都沒有脫貧成功,人就來到大明朝,哪里會有時間來處理這種局面。

    對付燕山大營的大頭兵,和對付紫禁城的袞袞諸公,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他的額頭不由出了冷汗,倒是這時、一塊綢緞出現在了他的眼前,隨后才看到是好皇兄擔憂的表情道:

    “怎么出了這么多汗?莫不是昨夜染了風寒?”

    “……”一時間、不只是朱由檢,前一秒還厲聲叫囂的袞袞諸公都閉上了嘴巴。

    朱由校這舉動,看似在關心朱由檢,實際上是在拖時間。

    他在給東林黨拖時間,也是給他自己拖時間。

    果然、在這樣的拖延下、東林黨內閣次輔劉一燝站出來道:

    “萬歲、臣以為、京城改制是應當的!”

    “萬歲、臣附議!”

    “萬歲……”

    “萬歲……”

    忽的、原本已經站出四十余人的百名官員之中,再度站出了三十余人,最后只剩下了二十多位無黨派的官員。

    東林黨官員紛紛同意改制,并且楊漣還持著笏板走上前道:

    “萬歲昔日太祖高皇帝曾規定京察三年一考,后改為十年一考,而弘治年間規定六年舉行一次。”

    “其中緣故、皆是因為洪武初期朝廷大部分官員皆是前朝遺留官員,這些官員胥吏貪贓枉法,因此需要三年一考。”

    “之后太祖高皇帝依靠三年一考的京察清除天下貪官,才改為十年一考。”

    “至弘治年間、孝宗敬皇帝認為天下貪官又起,因此將十年一考改為六年一考,極大扼制了貪官的滋生。”

    “眼下、天下官員胥吏貪污者難以計數,數不勝數,淮北之地、因為官倉糧秣存儲不足,導致糧價飛漲,百姓餓死者數十萬計!”

    “難道這樣的天下、還不能修改京察法嗎?”

    “臣以為、主張不改京察者、當斬!”

    楊漣還是那個剛直的倔老頭,一開口就要人命的那種,甚至想到了淮北饑荒是因為地方官倉糧食不足導致的。

    官倉為什么糧食不足?很簡單、因為碩鼠橫行,所以整頓吏治已經到了不得不改制的時候。

    聽著楊漣的話、朱由檢都恨不得給這倔老頭鼓掌,但很快孫如游就站了出來:

    “萬歲、臣東閣大學士,孫如游……”

    “臣以為、楊都給事中所言,不過是捕風捉影罷了。”

    “淮北官倉充足,入冬后餓死的,不過十幾人罷了。”

    “荒謬!”左光斗踏出一步,怒叱道:

    “過往淮北者,所見淮北道路兩側伏尸數萬,延綿百里,大饑之下、數百萬百姓遭災,邳州縣更是賣出五十文一斤的高價糧食。”

    “須知尋常百姓一歲不過積攢三四兩銀子,五十文一斤的糧食,百姓能吃幾日?”

    “沒錯!”御史袁化中也站了出來道:

    “泰昌元年八月二十三日,餉司楊嗣昌曾奏言”

    “淮北居民食盡草根樹皮,甚或數家村舍,合門婦子,并命于豆箕菱稈。”

    “此渡江后,灶戶在搶食稻,饑民在搶漕糧,所在紛紜。”

    “一入鎮江,斗米百錢,漸至蘇、松,增長至百三四十而猶未已,商船盼不到關米,店鋪幾于罷市,小民思圖一逞為快。”

    “連鎮江和蘇松都如此,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淮北的情況到底有多嚴重嗎?!”

    袁化中把楊嗣昌抬了出來,一瞬間不少楚黨官員就犯難了。

    楊嗣昌和他父親楊鶴都是楚黨之中的重要官員,他們不可能打臉楊嗣昌啊……

    如果打臉了楊嗣昌,那么導致楊嗣昌一家被牽連,到時候楚黨的勢力也會縮減的,而且楊嗣昌是楚黨為未來培養的中樞官員。

    想到這里、楚黨的官應震想了想孫如游答應的減免半厘,衡量之后便退回了位置上。

    官應震的退一步,被楚黨官員看到后,他們也跟著后退一步。

    瞬間、九名官員后退一步,看的其他黨派咬牙切齒,浙黨的姚宗文更是恨不得活生生咬死官應震。

    至于官應震、他倒也不是完全因為楊嗣昌后退一步,他后退的原因,不過是因為上朝前東華門的時候,他就和楊漣碰了面。

    當時他見到了楊漣帶著幾個人前來,那幾人說著一口吳語,穿著也十分簡樸,一看就是平頭百姓。

    因此、他在聯想到了那幾個人后,瞬間有了一種不妙的預感,及時退回了位置上。

    不過、知道這件事的官員并不多,因此孫如游等人聽到了楊漣等人的話后,并沒有收斂,而是站出來道:

    “淮北是否大饑、是否餓死百姓,派人下去一查便知!”

    “萬歷六年,淮安府戶一十萬九千二百五,口九十萬六千三十三。”

    “依照這個戶籍下去監察,若是有百姓餓死,我無話可說、愿去職為民!”

    孫如游放出了狠話,甚至把話說的十分絕對,這并不是因為頭腦發熱。

    相反、他的這些話都是過了腦子的。

    他清楚地明白、以眼下的情況進行下去,他根本保不住浙黨官員,因此最好的就是在這次事情過去后,辭官歸老。

    到時候浙黨再出什么事情,也就和他無關了。

    至于浙江的鄉紳士族,商賈地主,知道他致仕后也晚了,不可能再讓他官復原職。

    說白了、孫如游是真的想從這個位置退下去。

    眼下的他,在面對朱由校和朱由檢這兩兄弟的手段時,真的有一種如坐針氈的感覺。

    不過、他平安致仕的愿望估計要破碎了,因此這個時候、等待了很久的楊漣站了出來,怒叱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南县| 东兰县| 任丘市| 六枝特区| 萨迦县| 开平市| 仙居县| 安康市| 贵州省| 固始县| 同心县| 望谟县| 肥西县| 溆浦县| 扎兰屯市| 工布江达县| 弋阳县| 家居| 仪陇县| 翼城县| 遂宁市| 陕西省| 巴林左旗| 大新县| 西藏| 通许县| 奎屯市| 莱西市| 新绛县| 林甸县| 淮阳县| 上高县| 呼和浩特市| 长兴县| 通许县| 黄山市| 东丰县| 塔河县| 盐池县| 垫江县|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