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點醒楊漣-《家兄朱由校》
第(2/3)頁
三人返回燕山大營后,由于是正午,因此都回到了自己的住所處休息。
朱由檢也是一樣的回到了御馬監衙門后院,不過到了這里后,他便向四周的小太監問道:
“曹化淳呢?”
“回殿下……”小太監微微行禮道:
“曹提督帶人前往燕山所了,隨后還得去監督蜂窩煤的煉制。”
“這樣么……”聽到小太監的話,朱由檢微微皺眉,隨后才道:
“既然這樣、我先午休,等曹化淳回來叫醒我?!?
“奴婢領命?!甭牭街煊蓹z的話,小太監乖乖行禮,而朱由檢剛走進寢室,又退出一步看向小太監道:
“那蜂窩煤、今晚加緊做出三千斤,另外加做三十個爐子,明日回京城帶上一起?!?
“奴婢領命?!甭牭竭@,見朱由檢不再說別的,小太監連忙派人去通知。
至于朱由檢,已經在旁人的服飾下,脫下了外面的常服,穿著內衫躺在床榻上睡了起來。
睡前、他的腦中還在想,怎么用蜂窩煤,收割蒙古人和百姓的銀子,可以說想賺錢想瘋了。
不過他還沒有睡多久,就聽到了急促的腳步聲和攔路聲:
“楊給事中,殿下正在午休,您這……”
“午休?走開,我有要緊事!”楊漣暴躁的聲音出現在朱由檢耳中,對此朱由檢只能疲憊的起身,嘆了一口氣道:
“放楊給事中進來吧?!?
“奴婢領命……”聽到這話、小太監頓時不敢攔路了,而楊漣也闖進了寢室,對床上的朱由檢舉起了手中的書信道:
“遼東的事情有了進展、朱童蒙他們今日一早帶人回了京城,殿下明日回到京城后,若是那熊飛白有什么事情,必然要保下他!”
此刻的楊漣十分緊張,難以想象這樣的緊張會出現在一個東林黨的身上。
作為東林黨的他,現在要保楚黨的熊廷弼,真是讓人想笑……
不過眼下朱由檢笑不出來,他起身拿過了那封信,掃了一眼后確定沒有什么熊廷弼的把柄被姚宗文等人抓到后,才揉著眉心道:
“沒有把柄被抓,熊廷弼經略遼東,袁應泰巡撫的搭配就不會出現什么岔子。”
“眼下的遼東難題是在于,冬季過去后,努爾哈赤必定會舉大軍進犯遼東?!?
“眼下他麾下漢虜幾近十萬之眾,哪怕浙兵和白桿兵調往遼東,想要堅守也十分艱難。”
他的話、叫楊漣點頭,這個倔老頭自己找了一個地方坐著,緊皺眉頭道:
“遼東長城失守后,防守艱難、所以才派熊飛白前往?!?
“那熊飛白雖然脾氣古怪暴躁,但卻長于兵事,想來是能看出老奴的野心?!?
“他不是上疏說遼東十二萬兵馬,可戰者三四萬嗎?”
“屆時調兵兩萬,分別駐守沈陽和遼東,到時候老奴也攻不下。”
“沒那么簡單……”朱由檢無語楊漣對軍事上近乎直線的思維,只能為他講解道:
“老奴用土蠻(內喀爾喀)的宰賽作為人質,逼迫土蠻盟主炒花臣服他。”
“也就是說、一旦從遼西調兵前往遼東,那么遼西就會空虛,便會有被建虜截斷后路的危險。”
“所以調兵不可行,所能做的只有增強遼東的防守。”
說到這里、朱由檢松了一口氣道:“好在我命人加制了五十位佛朗機炮,還有不少大將軍炮?!?
“這些火炮調往沈陽,加上賀世賢、尤世功手中的數千家丁,應該能守住沈陽城?!?
“只要守住沈陽,老奴就不敢直接進犯遼陽?!?
“屆時明歲六月戚元輔帶兵北上,至多九月抵達遼東,遼東的危險就迎刃而解了?!?
“那照殿下這么說,只能守?”楊漣緊皺眉頭,作為東林黨的成員,他也患上了東林黨的一種特質,那就是動輒揚言進攻。
因此、朱由檢的話說出來后,他當即道:
“朝廷花數百萬遼響,就是為了守住遼東?”
“眼下還不是進軍的時候!”朱由檢提高了自己的聲音,見楊漣不說話,這才解釋道:
“努爾哈赤手中的七八萬,乃至十萬的兵馬是實打實的,而我朝在遼東又有多少呢?”
“說句不好聽的話,楊給事中。我朝雖然號稱雄兵兩百余萬,但能拉出去與努爾哈赤野戰的不過二十萬人?!?
“這二十萬人中,還包括我手中的七衛一營?!?
“這不是夸獎,您應該知道……”
朱由檢把七衛一營算上,變相在說、其他十幾萬人馬,實際上還不如訓練了一個多月的七衛一營。
“這……”楊漣有些難受道:
“每年花上千萬兩銀子養的九邊,七十多萬人馬,只能拉出十幾萬人?”
“不然呢?”朱由檢輕嗤道:“鞏華城是什么樣子,估計您看到了?!?
“如果您還覺得不可能,那么我建議您在我前往京城的這段時間中,可以去密云衛和更遠的地方看看?!?
“看完之后、您就知道,孤為什么要訓練兵馬?!?
楊漣這時只覺得備受打擊,畢竟對于他這種經歷了萬歷三大征的文臣看來,大明眼下強盛無比。
這并非是他一個人的想法,也是所有文官和百姓的想法。
隨便找一個萬歷和泰昌、天啟年間的百姓問問,告訴他們大明還有十幾年就會亡國,這句話誰都不信。
哪怕是淮北饑民,也只是覺得貪官污吏太多,而不是大明并不強盛。
這種錯覺,一直到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才揭開了明朝外強中干的真實家底。
眼下天下有四害,藩王、士紳、軍官、天災……
藩王不納賦稅、盤剝百姓,兼并土地。
士紳商賈勾結,不交稅,不納糧。
衛所、九邊軍官空餉嚴重,每年吃下朝廷財政70%,但是卻沒有任何作用。
最后的天災與前二者相比都是小事。
只要把士紳商賈清理、再掃干凈吸血的衛所、九邊軍官,到時候明朝完全可以憑借國力硬抗過天災。
糧食不夠就收復安南,向暹羅、東吁購買。
只要走海運,積極屯糧,保證全國所有省份大旱三年都有糧食吃,那么天災就不足為懼。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尔盖县|
台山市|
绵竹市|
车致|
吉林市|
八宿县|
洮南市|
永安市|
龙州县|
临沭县|
辛集市|
枣强县|
文登市|
靖西县|
龙州县|
合水县|
精河县|
建水县|
绩溪县|
丰城市|
新营市|
卢湾区|
浑源县|
台湾省|
泽普县|
礼泉县|
东乡县|
盘山县|
宜都市|
龙胜|
社旗县|
萨嘎县|
赣州市|
米脂县|
大荔县|
海原县|
汕尾市|
永善县|
黄山市|
姚安县|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