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六章 一團(tuán)亂局-《家兄朱由校》


    第(2/3)頁

    不過這也能看出,熊廷弼明明是楚黨,卻要幫著齊黨說話,難怪眼下楚黨不出聲。

    “好了……”看著亓詩教默認(rèn),朱由校也點(diǎn)頭道:

    “便由中書舍人朱童蒙前往遼東,巡察遼東,看看眾人口中彈劾是否屬實吧……”

    朱由校說出這句話時,門口的一個小太監(jiān)轉(zhuǎn)身便朝著勖勤宮趕去,并將事情告訴了朱由檢。

    “還在吵?吵這么久?這群人口不干嗎?”

    聽到小太監(jiān)的話,朱由檢也是十分無語。

    他本來是想叫小太監(jiān)去文華殿看看好皇兄下朝沒有,然后去乾清宮蹭個飯。

    不曾想文華殿居然還在吵。

    “回殿下、大臣們在爭論去遼東的兩名副人選,其中都察院的左僉都御史左光斗,與戶科給事中姚宗文爭吵最盛。”

    “左都御史一人對戰(zhàn)姚宗文、馮三元、劉國縉三人不落下風(fēng),奴婢回來的時候還在吵。”

    “這才對嘛……”聽到內(nèi)宦的話,朱由檢臉上掛滿了笑意。

    在他看來、東林黨的嘴皮子要是放在正事上,那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總是黨同伐異有什么意思?還是楊漣這十幾個人的小團(tuán)體好,關(guān)鍵時刻不會掉鏈子。

    這么想住、朱由檢都想把東林黨中其他一群吃白飯的給干掉了。

    盡管楊漣經(jīng)常會彈劾他,但最起碼這個小老頭是站在朝廷的角度考慮事情。

    他空談是有一定認(rèn)知前提的,不會像崇禎朝前期的東林黨一樣,只會嘴炮,其他什么都不會。

    “反正朱童蒙是定下來了對吧?”朱由檢在心里想了一會兒東林黨的問題后,反問起了內(nèi)宦。

    內(nèi)宦點(diǎn)了點(diǎn)頭道:“中書舍人朱童蒙已經(jīng)確定要巡視遼東了。”

    “那就問題不大了。”朱由檢放下了心。

    朱童蒙這人雖然是齊黨,但處于是齊黨之中能干事情的那種人。

    歷史上朱童蒙入遼回京后,對于熊廷弼沒有詆毀,估計是為了回報當(dāng)初熊廷弼沒有詆毀周永春的恩情。

    不過……

    “這方從哲居然也是浙黨……”朱由檢只覺得頭疼了。

    他一開始以為方從哲無黨無派,卻不想這家伙只是表面上無黨派,實際上屬于浙黨。

    好在移宮案沒有被這家伙搶到什么大功,不然估計朱由檢現(xiàn)在想死的心都有了。

    “得先把浙黨搞死……”他心里盤算著。

    浙黨在萬歷、泰昌、天啟年間的范圍極廣,在聯(lián)合了蘇州昆黨、鳳陽宣黨的環(huán)境下,蘇、揚(yáng)、南京、浙江、福建北部都屬于他們的范圍。

    這地方聚集了明朝四分之一的人口,三分之一的田賦,三分之一的雜項、商稅。

    搞死了浙黨,哪怕東林黨之中有人要向蘇南擴(kuò)張,但只要朱由檢速度夠快,一定就能從這里面扯下一塊肉。

    這塊肉足夠大明朝延續(xù)三十年了……

    這么想著、朱由檢腦中不停地盤算著要怎么把浙黨搬倒。

    想來想去、他還是把問題放到了三年后的京察上。

    “如果京察由報復(fù)心極強(qiáng)的高攀龍來負(fù)責(zé),恐怕浙黨非死即傷。”

    他分析了一下東林黨各個領(lǐng)袖的性格,按照楊漣的性格,必然是不適合做京察首官的。

    楊漣肯定會保護(hù)下浙黨中的能臣干吏,這并不符合朱由檢的想法。

    相反、報復(fù)心極強(qiáng)的嘴炮高攀龍,在萬歷年間的幾次京察,把浙黨搞的死去活來,這才是朱由檢需要的人。

    不過京察還有三年,這三年時間,或許他能想想可以從什么方面入手。

    江南之地,田賦、雜項、商稅、紡織、鹽稅、礦稅、茶稅、酒稅、契稅、關(guān)稅等各種東西,朱由檢不可能一口吃下。

    要吃就要挑最大、最合理,并且不會讓浙黨記恨上他的東西吃。

    田賦不行、東林黨背后的大部分官員支持者都是鄉(xiāng)紳,哪怕拿到了田賦,到時候東林黨必然要求要減田賦。

    江南田賦主要在南直隸,南直隸占據(jù)了大明田賦的五分之一,浙江占據(jù)十分之一。

    田賦能榨取的錢糧已經(jīng)很少了,而且為百官所看重。

    哪怕田賦減了一厘,總體也就少了百萬石左右,換成銀子不過五十萬兩。

    雜項必然是不能到手的,那玩意要是想常收,就必須派軍南下。

    紡織和商稅利益很大,但自己沒有經(jīng)歷去經(jīng)營,鹽稅、礦稅多被勛貴和士紳所掌握。

    關(guān)稅要動的話,沒有必要在江南,完全可以控制小琉球,用水師布防的同時做生意。

    這個時代的東西方海貿(mào)也沒有那么夸張,每年來往貨物不過兩三百萬兩銀子。

    即便十稅一、也頂多收到二三十萬兩銀子罷了。

    所以、朱由檢的目標(biāo),就只剩下了茶稅、契稅、酒稅!

    想到茶稅,朱由檢腦中就出現(xiàn)了江南那蛋疼的茶稅收入。

    明朝國初在南直隸嚴(yán)禁私茶,所以南直隸的茶稅收入有六十余萬兩。

    但是之后隨著基層官員的人口統(tǒng)計不行,還有茶引和茶課的收繳不力,因此南直隸和浙江的茶稅低的令人發(fā)指。

    按照人口來說、眼下南直隸和浙江納茶稅不過幾千兩銀子,連明初都比不過,可人口卻增長了三倍不止。

    要是嚴(yán)格按照明初的征稅來進(jìn)行稅收征稅,即便去了貢茶,但只要把南直隸和浙江的茶場國有經(jīng)營,足夠翻三倍。

    也就是最少兩百萬兩銀子的基本收入,而要促成這一點(diǎn)、完全可以用御馬監(jiān)的皇店進(jìn)行。

    這還只是茶稅,如果把南直隸和浙江一帶的酒也國有經(jīng)營,那么最少有四五百萬兩的進(jìn)賬。

    這已經(jīng)算是往少算了,歷朝歷代都鹽酒茶稅專營,其中酒稅和茶稅利潤最大。

    如北宋宋仁宗年間,北宋光是酒課的一年收入就一千四百萬貫,約等于一千四百萬兩白銀。

    當(dāng)然、北宋的酒稅高昂,但即便打個折扣也有七百萬兩收入了。

    至于契稅、便是百姓買賣田畝、房屋等等有合同的契稅,明朝的契稅只要嚴(yán)格來收,一年收個百萬兩銀子并不難。

    商業(yè)繁榮的江南地區(qū)更是逃稅的重中之重。

    也就是說、只要朱由檢能把茶、酒、契三種稅收吃下一種,都能有百萬乃至數(shù)百萬兩銀子的進(jìn)賬。

    一想到這里,朱由檢就忍不住罵娘。

    要是明朝用清朝一樣的稅收方式,或者宋朝一樣的稅收方式,完全就可以將歲入翻一倍還多。

    到時候那些文官說雜項繁多,朱由檢直接叫好皇兄廢了那收入三四百萬兩的雜稅,把“鹽鐵茶酒契關(guān)”全部官府經(jīng)營。

    到時候真就是歲入現(xiàn)銀兩千萬不是夢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富民县| 永福县| 巫溪县| 新民市| 上高县| 化州市| 延川县| 法库县| 连城县| 常熟市| 武冈市| 嘉鱼县| 中阳县| 保德县| 来凤县| 云霄县| 郎溪县| 饶阳县| 航空| 宜川县| 郯城县| 锦州市| 南开区| 商南县| 英德市| 贵港市| 宁远县| 东阿县| 泸溪县| 弋阳县| 肃宁县| 昆明市| 石柱| 喜德县| 辽阳县| 钟祥市| 六枝特区| 钟祥市| 宜都市| 工布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