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也就是這個自稱,讓駱思恭變得沒有那么急躁了。 只要皇帝把他當成自己人,他可以慢慢在之后的事情表現。 這么想著、他帶人離開了乾清宮,而殿內的朱由校也在駱思恭退出后,對客氏說道: “客巴巴、你說國喪之后,我應該給皇五弟冊封個什么藩號?” 客氏聞言,連忙假裝對權利不感興趣的推辭道: “這……奴婢一個婦道人家,不敢瞎說,太祖說過、內廷不可議論外廷,萬歲還是問王掌印和魏掌印吧。” “那你們說。”朱由校見狀,對客氏的回答有些滿意,看向了王安和魏忠賢。 兩人中,雖然魏忠賢和客氏關系好,但畢竟是個小衙門的掌印太監,地位是比不得王安的。 他對王安露出笑臉,示意王安先說,但王安對于魏忠賢這只他養大的狗并不喜歡,甚至有些厭惡。 他沒有回禮,而是對朱由校行禮道: “按照禮制、親王都是從春秋諸侯國中選取藩地和藩號的,萬歲可以從春秋諸國藩號中尋一個。” 王安一邊說、一邊從袖子里掏出了一冊名錄,上面記載著春秋八百多諸侯國的名錄。 朱由校見狀,接過名錄坐在旁邊的椅子上看了起來,不過眉頭卻有些緊皺道: “皇五弟知兵,我本應該給他好一些的藩號,但這好些藩號都被冊封差不多了,好地方也是如此?!? “不如封為魏王如何?”魏忠賢獻媚的上前拍馬屁,卻被王安冷聲打斷道: “封魏王,那藩地只有從洛陽和開封選,這兩地已經有福王和周王了,怕是不妥?!? 被王安打斷,順帶還被上了一課,魏忠賢臉色有些不好看,只能隱忍道: “那宋王如何?” “宋王需要封在滕地,也就是濟寧州,可濟寧州為兵家重鎮,若是封在此地,恐怕朝中言官又要彈劾五殿下了。”王安臉上絲毫不掩飾對魏忠賢的不屑。 相較于內書堂長大、精通琴棋書畫的王安,魏忠賢這個文盲討不了半點好處。 “這也不能封,那也不能封,難道就沒有好點的地方給朕的弟弟了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