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從表面看去,這松木鏟的形狀非常完美。 若不是質地太軟,幾乎能直接投入使用了! 看著蘇白手中的松木鏟模型,彈幕嘖嘖贊嘆道: 【這就是匕首的重要性了!】 【倘若不是有這把匕首,蘇白想要制作如此精細的模型,怕不得搭進去好幾天!】 【想個把小時做出來,根本不可能!】 【感恩梅川內酷的第不知道多少天。】 眼見模型制作完好,蘇白拉上趙心晴,準備去土窯處煉鐵。 剛出營地大門,趙心晴忽然想起了什么,轉而去紅薯地里挖了五顆紅薯出來。 “你煉鐵的時候,我也不是很有事干,順手借土窯的溫度,烤一下紅薯和紅薯干。” 兩人已經借助土窯木炭和風箱,成功煉制了十枚鐵箭頭。 這次制造鐵鏟,工序其實一般無二。 無非是坩堝中裝載的鐵粉更多,需要融化的時間更長一些。 兩人熟稔地點燃了土窯中的木炭,蘇白在下面抽拉風箱,趙心晴則在上面烤起了紅薯。 帶來的五個紅薯,有一個直接放在了土窯頂洞旁邊,借助下方騰起的恐怖高熱,灼烤這東西,當做今天的晚飯。 而后,趙心晴開始用匕首切割剩下的四個紅薯。 將每一顆紅薯都切成一指厚的紅薯片,攤開平鋪在地面上。 這個位置,土窯能夠傳遞過來的熱量,已經相對較少。 正好能夠借之烘干紅薯干。 彈幕: 【紅薯干是個好辦法啊!】 【紅薯干失去了水分,很難腐敗吧?】 【你們不如就都曬了紅薯干,未必非得挖地窖吧?】 【雖然一個地窖意義重大,不光能用來儲存紅薯……】 趙心晴看了看彈幕,微微搖頭道: “紅薯干當然也是備選項之一。” “但實際上,晾曬紅薯干需要比較嚴苛的條件。” “光照時間和光照烈度,都需要保證。” “同時晾曬的過程中,不能下雨。” “這才五月份,以我們現在的環境條件,想要把這些紅薯曬成干,需要好幾天。” “這座島上,晝夜溫差還挺大的,夜深露重,成功率很堪憂。” “另外,將這些紅薯都挖出來,切成片,再鋪開晾曬,對我和蘇白而言,也是不小的工作量。” “與之相比,地窖的工作量更大,但用途多樣,本身作為一個營地設施,還能提供一部分多余分值。” “最后的最后,如果紅薯干儲存條件不好,其實也會重新吸水,進而發霉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