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彈幕這才明白,趙心晴為何要先將海水過濾一遍,即使耗費大量的精力,也在所不惜。 趙心晴利用帶來的木柴將火生大,將陶罐放在了火堆之上,讓火焰的熱量不斷加熱陶罐里的海水。 蘇白也沒閑著,聽從了趙心晴的指派,從長矛上取下匕首,去紅樹林淺處,不斷收集燃料。 想要從海水中快速熬制鹽分,火勢需要又大又猛,因此,需要消耗的柴火,比想象中還要更多。 趙心晴坐在火邊,目光始終鎖定這個陶罐。 陶罐里,海水漸漸冒出熱氣,有細小的氣泡從底部向上翻騰。 在大火灼烤下,沒用太長時間,陶罐中的海水便沸騰了起來。 此時,最先加進去的柴火,已經(jīng)燃燒殆盡,火勢變得小了一些。 趙心晴往里添了些柴,卻并未將火勢抬升到最大的程度。 “此時,海水已經(jīng)沸騰。” “要控制火焰溫度,否則里面海水如果持續(xù)爆沸,有可能將這陶罐弄壞。” “我們可就這一個陶罐,接下來的煉鹽過程,少不了仰仗它的盛放能力,若是損壞了,會對我們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彈幕問道: 【就這樣熬煮,一直熬干嗎?】 趙心晴搖了搖頭,說道: “沒有那么簡單。” “當海水蒸發(fā)到只剩下十分之一的時候,其中的部分雜質(zhì),會開始和碳酸根融合。” “形成鈣質(zhì)沉淀。”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水垢。” “這些鈣質(zhì)沉淀中,濃縮了海水里的相當一部分雜質(zhì)。” “若置之不理,這些沉淀最終會影響我們食鹽的品質(zhì)。” “所以,還需要再過濾一遍。” 果然,和趙心晴所說一樣。 當陶罐中的海水,不斷在沸騰狀態(tài)之下蒸發(fā),到僅存十分之一的時候。 陶罐中的海水,出現(xiàn)了肉眼可見的白色不透明結(jié)晶。 趙心晴將火又調(diào)整了一下,火勢更小了,陶罐中海水沸騰的過程,也變得更加溫和。 “水垢已經(jīng)開始形成,這個過程是比較迅速的。” “所以需要通過控制火焰溫度,改變其反應(yīng)速度,不讓它過度反應(yīng)。”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