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心緣、心觀、心澄眼見顧朝辭雙手負立,風吹衣袂,言語中雖有驕狂之意,但被五十多名,手持兵刃的少林僧所包圍,也如徜徉林泉之間,說不出的氣定神閑,這等風范氣度,已然身具絕世高手之雛形。 心下暗暗感嘆:“這等人物,本寺怎生難出一個?” 殊不知,“辣手書生”四字,雖只是這幾個月來,才響徹江湖。但眾人知曉“辣手書生”,原就是近兩年,制造多起血案的顧朝辭,誰人能不為之忌憚? 再加上適才所露之高超身手,少林寺眾人再是目空四海,也心知此人,絕非一人可勝。難道真要三大首座聯手,外加陣法,方能制敵? 要知道少林寺,之所以一次來了這多人,最根本原因,是素聞“辣手書生”不但心狠手辣,還卑鄙無恥,面對這種人,他如果見勢不妙,不戰而逃,怎生收場? 并非直接打定主意,便要以多取勝。畢竟少林寺名垂武林數百載,最基本臉面,還是很看重的! 可而今人家非但不逃,還明言一切,這與卑鄙無恥四字,好似有些扯不上邊啊? 心澄畢竟最通世事,見狀,雙掌合十,越眾而出,口宣佛號,緩緩道:“施主年紀輕輕,卻身懷蓋世神功,老衲甚為之喜! 可你口出此等言語,莫非真不講道義,真不知何謂理虧?還是真要挾技逞威? 拿我少林當作揚威江湖的踏腳石? 老衲聽聞施主,六年前,曾經來過敝寺,誠心求取佛家經典,陶冶心性,在此期間,也與我心玄師兄,共論佛法,相談甚歡,他也曾露出收徒之意,這昔日緣分,莫非你都忘了嗎?” 顧朝辭聞言,微一思忖,便知應是無相三僧,回少林說了自己與心玄結交之事。至于覺遠,這三人都是寺中精英,骨子里哪看的上,雜役出身的他,想是不屑提及。 言念及此,顧朝辭很是淡然道:“好說,好說,我與貴寺緣分本就結得緊了! 至于什么理虧、道義…… 嘿嘿,今日我孤身一人,爾等人多勢眾,一見面,對我就是兩次下馬威? 這難道不是恃眾胡為,我又理虧在哪? 心澄大師,須知佛法無邊,眾生如一,你等又是妄分正邪,又是妄分男女,等等諸如此類,就因這種做法,不知鬧出了多少爭端、害了多少性命。 近的咱且先不提了,畢竟現在的少林寺,自稱封山閉寺,隔絕紅塵,潛心修佛嗎! 可我先人曾記一事,百余年前,貴寺方丈玄慈,輕信小人,帶領一眾武林豪杰,濫殺無辜,就連不會武功的婦孺,也下了殺手,從而引起多大的武林風波,試問,這算不算理虧? 又是他玄慈,身居少林方丈之位,違犯佛門戒律,動情與一女子生子,可又放棄不下自己聲名,從而造就出了一個無惡不做的“天下第二大惡人”,不知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這又算不算理虧?” 顧朝辭這番言語,一經說出,所有人都被震的神思蕩漾,年輕僧眾雖不知真假,但見三位首座一臉凝重,還在默念佛號,料想此事,并非顧朝辭信口雌黃! 說到這,顧朝辭淡淡一笑道:“至于說什么道義,古往今來,無論國家王朝還是江湖武林,都是強存弱亡! 你少林寺能名垂千載,靠的是七十二絕藝,未必就與道義有關,你等莫非不知? 鑒于種種,少林寺自有規矩,我沒有本事,讓你們為我破了規矩。 可我也有自身之堅持,你們用言語,自也打動不了我。 既如此,還不如痛痛快快,戰上一場! 若能分了高低,自然也就有了對錯,遠勝你我在這,擺事實講道理!” “阿彌陀佛!” 心澄心中一沉,鄭容道:“施主博聞廣識,貧僧佩服,百余年前之事,本寺弟子所知者也是不多。 可施主需知,人生在世,最怕的便是自己心術不正、行為不端,到后來身敗名裂,正所謂咎由自取啊! 如你所言,敝寺前輩方丈,何嘗不是如此?” 顧朝辭哈哈一笑,正色道:“大師,此乃俗人之論也! 這玄慈若真是個人物,選擇有千萬條,怎會身敗名裂?他只不過是個愚蠢懦夫而已,又豈能與我顧朝辭相比肩? 以我之見,假使一個人始終秉心純一,自問行的正,走的端,敵手強大有何所懼?世事艱難有何所懼?生死榮辱更無所懼!” 心澄大師聞聽顧朝辭,對玄慈大是不敬,也沒多少生氣!畢竟玄慈讓少林在天下英雄面前,成了笑話,當時所有人佩服他伏法認死的態度,可江湖流言,豈能止的住? 少林寺簡直成了藏污納垢之所! 這等留言,不知傳了多久,這也就是他兒子當時還在,否則少林寺不知成了什么樣呢! 心澄也是豪性人物,聞聽顧朝辭言語中,所含人生態度,也不禁擊掌大笑道:“好,真是妙論!得聞斯言,真是幸甚至哉!更為快哉!難怪施主為人倨傲,原是因為無懼?” 顧朝辭一擺手,很是慨然道:“這理當然是這個理兒,可真要無懼,又談何容易! 普天之下,英雄雖多,可真正無所畏懼的英雄好漢又有幾個? 所謂武林成名人物,絕大多數都是騎墻派,不足掛齒! 我顧朝辭從不妄自菲薄,但論嘴上功夫,當世不做第二人想! 可想讓自己真的無所畏懼,那還得手底下過的硬才行。為了這個目標,我將不停奮斗,努力終生!” 心澄與心緣、心觀對視一眼,眼神中仿如交流了一番,緩緩點了點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