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青云臺》
第(1/3)頁
何鴻云領了差事,第一個查的就是藥商。
“此前不是說,寧州府官等不及,以高價收了一些夜交藤么?”
寧州緊挨著京城,寧州收的藥材,多半來自附近幾個州府,何鴻云從藥商查起,拔出蘿卜帶出泥,發現兜售夜交藤的商販,貨源大都來自京城一家大藥鋪。
這家藥鋪的東家姓林,叫作林叩春,京城市面上為什么很難找到纏莖夜交藤?夜交藤的銀價為什么一夜高漲?正是因為他提前斬斷貨源。
他早就收到寧州瘟疫的消息,先一步囤藥,打算以高價賣出,以此牟利。
何鴻云于是立刻將此事上奏朝廷。
按照大周律法,所有商家是不得在戰亂、時疫、饑荒、洪流等時期哄抬相關銀價,發國難財的。林叩春這么做,很顯然觸犯了條例。且當時寧州的瘟疫因為耽擱用藥,已經鬧大了,附近幾個鎮縣都生了疫情,甚至還死了人。
昭化帝震怒,下令捉拿林叩春。林叩春或許是知道自己死罪難逃,連夜在鋪舍里放了把火,畏罪***。
“那鋪舍正是林叩春屯夜交藤的地方。他這么一把火燒下去,燒了自己倒也罷了,要是把夜交藤燒沒了,那才真的不得了。
“好在何鴻云一直派人盯著他,火一起,何鴻云就趕到了,他帶人沖入火中,非但將夜交藤搶了出來,還親自將藥材押送至寧州,與寧州府官一起祛除瘟疫。
“至于后來么,朝廷在林叩春的宅院里搜出兩本賬冊,上頭收購夜交藤的數目與何鴻云查出來的都對得上。寧州瘟疫之前,一共有五家藥商售賣夜交藤給林叩春,這五家藥商里,除了一家畏罪自盡,其他四家供認不諱。寧州的疫情本來不重,因為這夜交藤,死了一些人,下頭民怨難平,朝廷為了安撫寧州百姓,只好將最早那個戶部辦事郎官革職查辦。
“不過何鴻云倒是因為立功平步青云,不到半年,就被調任入工部,成了今天的工部水部司郎中。”
德榮道:“少夫人聽到這里,是不是覺得這案子毫無漏洞?”
青唯沒吭聲。
起初她覺得林叩春能先朝廷一步囤藥,這事不合理。然而轉念一想,林叩春是那么大一間藥行的東家,一定有自己的門路。瘟疫么,總是先在民間蜚短流長地鬧起來,而官府辦事嚴謹,真正上報朝廷,總要等確定了以后。
德榮道:“非但少夫人覺得這案子沒漏洞,案情一結,朝廷上除了恭喜何鴻云升官,也沒幾個人記得這事了。”
那年是什么時候?是昭化帝在位的第十二年。
朝中的頭等大事可是修筑洗襟臺,宮里宮外一雙雙眼睛都盯著陵川呢,至于旁的事務,除了年前的一樁流放案一再被翰林提起,掀了點兒水花,旁的案子但凡是解決了,歸檔了,就跟泥牛入海一樣,再沒人多提一句了。
直到一年多以后。
“一年多以后,有人給朝廷寫了信。”
“什么信?”青唯問。
“一封求救信。”德榮道,“信上說,死去的林叩春,只是一只替罪羊罷了。當初真正決定買斷夜交藤,哄抬藥價的是何鴻云。是何鴻云,提前獲悉瘟疫的消息,讓林叩春出面,幫自己做這筆買賣。他后來主動請纓徹查此案,不過是眼見東窗事發,賊喊捉賊罷了。”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德榮一頓,說道,“這揭發何鴻云的求救信,是……寫給小昭王的。”
青唯愣了一下:“小昭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川市|
吐鲁番市|
泰安市|
温宿县|
宜宾市|
丽水市|
富民县|
晋江市|
府谷县|
辽中县|
垣曲县|
昆明市|
镇原县|
河津市|
都昌县|
铜梁县|
渭南市|
西乡县|
台江县|
堆龙德庆县|
东明县|
灵宝市|
秭归县|
宣城市|
五莲县|
合川市|
府谷县|
蓝山县|
黄梅县|
寿阳县|
新兴县|
武强县|
西畴县|
柘荣县|
汝南县|
搜索|
长汀县|
加查县|
博爱县|
屯门区|
巴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