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五十六章我對銀子不感興趣 這柴進乃是皇室后裔,趙家又是極其厚待與他,因此家底自是豐厚,用柴進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我對銀子不感興趣。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柴進心中的遠大抱負無法得以實現,只得花銀子尋樂子。 只要是有人尋到莊子上來了,不管是殺人放火還是家道中落,基本算是有求必應,只要對方叫上一句柴大官人,拍拍柴進的馬屁,他就能得到極大的滿足。 柴進絲毫不懼朝廷,因為他早就玩明白了,他救濟的不過都是一些江湖草莽人士,朝廷壓根就不會把這種人放在眼里。 在當今皇帝眼中,這種人一千個都不如一個落第書生,當今皇帝要是因為此事尋他麻煩,那太陽就要從西邊出來了。 何況自趙匡胤當皇帝至今,大宋已經度過了一百余年了,柴進能有什么壞心思呢? 那趙家跟柴家,早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了。 趙匡胤欺負人柴家孤兒寡母才當上的皇帝,得國本就不正,自是要好生供著柴家,這可是趙家的遮羞布。 柴家雖然被趙家取而代之,但卻也借此繁榮至極,柴進在這種背景下長大,看起來似乎是豪氣干云,實際上就是個典型的富二代罷了。 不過跟柴進人設差不多的宋江,這二人都是打著仗義疏財的名號,本質上區別還是很大的。 那宋江不管來尋他資助的人是何出身,犯了何事,本事大小,全都一視同仁,以至于人人都說他是及時雨,人人都覺得宋江和藹可親。 但到了柴進這里則不然,柴進完全就是區別對待,看人下菜。 因此柴進并沒有什么政治追求,不像戰國四公子,是為了增加政治力量而“養士”。他的仗義疏財,就是為了仗義疏財,說得難聽一點,就是錢多了燒的。 并且,柴進對尚未成名的武松非常冷淡,對徒有虛名的洪教頭卻頗為客氣。對宋江、對林沖的好,也是因為他們名聲大。他把名氣當成了衡量人才的標準,這是差以毫厘謬以千里的。所以到上梁山之后,以柴進這樣高貴的出身,卻只做了個中層,與晁蓋、宋江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