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什么權衡利弊,什么計較得失,在碰到與已相關的事情的時候,唐家弟子從來不會去考慮這些。 仿佛平日里的睿智冷靜,全部都是虛假的表象一般。 心里怎么想,才是他們碰到與已相關的事的時候,所做決定的唯一標準。 “呵呵~” 輕笑聲自黑袍之人口中發(fā)出,沒有一絲譏諷的意味,只是簡簡單單的純粹笑聲。 唐家弟子的腦子到底清醒還是混沌,說實話,哪怕是觀察上千年的他,也都沒有準確答案。 在他覺得唐家弟子頭腦很是清醒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選擇。 連幼童都知道不應該那么做,可他們偏偏做了那個最不可能的選擇。 義無反顧,完全不聽任何勸告。 然后又在自已以為再無回旋余地,不可能發(fā)生改變的時候,唐家弟子接下來所做的一起,往往又能逆轉(zhuǎn)整個局面。 根據(jù)他們做作的一切的進行回顧推敲,才發(fā)現(xiàn)此時的轉(zhuǎn)變不是突然的峰回路轉(zhuǎn),而是早有預謀。 弄不懂。 他弄不懂唐家弟子的腦子,到底是清醒還是混沌。 不過弄不清也沒關系,因為這不妨礙接下來這唐家丫頭做的選擇。 “成為我,代替我一直守在這里。” 這,就是她想要為雙親補魂填魄的代價。 代替自已,一直在這地方鎮(zhèn)守欲河。 成為他? “你是誰?” 第一次。 黑袍之人出現(xiàn)到現(xiàn)在,唐寧第一次對他的身份來歷感到好奇,并想知道答案。 不過她提出的問題,對黑袍之人而言,似乎也是一個問題。 一個令他不知從何處下手,進行回答的問題。 唐家這丫頭問的是名字嗎? 她問的不是名字,而是身份。 “姑且可以說是維衡者,界外人。” 維衡者? 界外人? 這是唐寧頭一次聽到這兩個詞。 “世界一切可以分為善惡怨懟,而我的存在,就是要將這一切的平衡維持住,不讓其發(fā)生傾斜。” 維持善惡怨懟的平衡? 話是這么說,但實際情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