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三章 天降甘露,地出醴泉(求追讀)-《大秦:祖龍看我劇本,竟要我監國》


    第(1/3)頁

    民間疾苦。

    這幾個字概括了千百年來百姓遇到的一切事物。

    天災,百姓苦,人禍,百姓苦。

    百姓想的并不多。

    每天努力播撒糧食種地收成,也就為了吃飽一口飯而已。

    也就是盛世,才能少交點田稅,能夠吃飽飯。

    哪怕跟著別人起兵造反了,也就是因為吃不飽飯。

    餓殍遍野,積尸橫道,到處都是沒有糧食吃的游民。

    這段時間剛好是種植栽培粟麥的好時機,誰料剛準備種下,土地就干涸開裂了,一片蕭條的景象。

    河水都流干了,灌溉又從何說起?

    何況,關中土地可以耕種的面積本就很少,大部分土地都是旱地,如今再來一次旱情,可謂是雪上加霜。

    看著眼前仿佛人生煉獄的民間景象,秦始皇嬴政眉頭皺起。

    這種民間景象,他竟然全然不知。

    甚至,就連蒙毅,李斯也從未聽見郡都縣令上報。

    這還是關內,咸陽治下的內史郡,這個縣城里發生了這種大事,他自己竟然什么都不知道?

    看著關內百姓如此苦楚,秦始皇嬴政心里也不是滋味。

    不過,哪怕這個縣城爆發饑荒,百姓們流離失所,嬴政也沒有下令讓管理這個縣城的縣令,直接開放糧倉直接賑災的想法。

    秦律治災不振災!

    這個是從幾百年前就流傳下來的規矩。

    老秦人都知道,官府從來不會打開糧倉救濟災民。

    原因就是,發糧乃國家賞賜,災民無功受祿!

    這樣一來,為大秦立下汗馬功勞的將士就會被人看輕。

    反正只要好吃懶做便能得到賞賜,百姓也不會想著自己屯糧,躺平張大嘴等大秦發放糧食就完事了。

    如此,這種不好的想法就會傳播民間。

    哪怕是秦始皇統一六國過后,也恪守著這個道理。

    不是冷血,而是遇到災情的時候要治!

    治災漲人志氣,受災不會主動救濟,而是提供糧食和農具,讓災民們自己去解決災情!

    總的來說,目前大秦解決天災就兩種方法。

    一種,就是讓災民們自己干活來換取糧食。

    另一種,則是暫緩災民的土地稅收,到豐收之年再補交。

    同時,提供種子農具恢復生產,日后豐收了再交還。

    所以,秦律不賑災,但是治災!

    大秦現在還是耕戰為本,要供養起前線幾十萬大軍,后勤的糧食可不是一個簡單數字。

    總不能每次出現天災就掏錢來養災民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陈巴尔虎旗| 颍上县| 双鸭山市| 玉门市| 宜州市| 安图县| 南木林县| 佛学| 敦化市| 东兰县| 湄潭县| 英吉沙县| 读书| 饶阳县| 海宁市| 龙山县| 额尔古纳市| 松滋市| 北碚区| 东宁县| 安图县| 太和县| 吉林市| 潞城市| 鄂尔多斯市| 开原市| 共和县| 万源市| 江津市| 铁岭县| 临泽县| 天峨县| 嫩江县| 云安县| 河池市| 巨鹿县| 阳信县| 阜城县| 永安市| 泸州市| 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