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 撕臉-《百家逐道》
第(1/3)頁
百家逐道正文卷096撕臉大堂臺上,姒白茅輕笑之間,接過墨者送來的試卷,展卷一抖。
那“察察”的紙聲,便好似要宣稱將檀纓處刑一樣。
檀纓明明已無意再爭,只是那黃洱硬挑這事罷了,就一定要再這樣折辱他一次么?
清談之前,秦學(xué)士或還對檀纓有幾分妒意,為他的出丑暗暗叫好。
但此情此景,卻又難免替他不甘,好像姒白茅對祭酒與檀纓的折辱,也打在了自己臉上一樣。
但祭酒司業(yè)都沒叫停,他們又有什么開口的理由。
沉寂之間,姒白茅已視著卷面,朗然開口:
“此卷近半解題有誤,故列為下等。
“我只取錯得徹底的一例解析,以正視聽——
“題曰:
“【有一木球,一鐵球,大小相同,鐵球倍重于木球。】
“【兩球由靜止起,并行自山巔順一直坡滑落,后順勢滾入一弧形低谷,最終停至谷底。】
“【不論氣阻山顛,請述兩球行至谷底時的速度之比,再述二者至谷底后的受力之比。】
“此為物學(xué)基理,凡通讀《墨學(xué)物典》第二卷者,解之甚簡。
“物典有述:運動分為天驅(qū)之動與力驅(qū)之動。
“此題中,前半程為天驅(qū)之動,即如‘木、鐵’這般屬“重”的物體,會自行沉向宇宙之底,即我等腳下最深的地底。
“物典再有述:凡天驅(qū)之動,物體倍重則倍快,介質(zhì)倍濃則倍慢。
“此題明示‘不論氣阻山顛’,故無須考慮介質(zhì)與損阻,只需知鐵球倍重于木球,便可得鐵球之速倍于木球。
“而到達(dá)谷底順弧而上時,兩球開始受到低谷的阻礙,此即力驅(qū)之動。
“物典有述:凡力驅(qū)之動,同力相推,則倍重者倍慢;
“同重被推,則倍力者倍快;
“若二者同速,則力重之比相同。
“再看兩球,鐵球倍速且倍重于木球,最終仍未能破谷而出,失速而止。
“依上說稍作推算,便可知鐵球受到了近4倍于木球的力。
“至此,題已盡解——
“行至谷底時,鐵球倍速于木球。
“行至谷底后,鐵球受力四倍于木球。
“此題為墨考第一題,只為練筆醒腦而設(shè)。
“不要說諸位學(xué)士,便是隨便一個學(xué)館的稚童也可解之。
“我也未曾想到,秦宮竟有兩位學(xué)士會錯在此處,竟連錯都錯的一模一樣。”
姒白茅說至此,聲音微微一揚,道出了檀纓的答桉——
“通過底點時速度相同,鐵球的受力是木球的兩倍。”
呼隆隆……
學(xué)士們難免淺聲一呼,卻又努力克制著不去對視,不去看檀纓。
對于他們來說,這個錯誤已經(jīng)不是能不能錯了……倒更像是故意錯的。
就像是別人問你“一加一等于幾”,你感覺這根本是個侮辱,干脆故意答個0侮辱回去一樣。
又或是故意賣弄,一定要創(chuàng)造出一個驚為天人的答桉?
倘若檀纓是一個普通些的人,他故意答錯,或許還是不屑解此題。
但他畢竟是檀纓,寫下這個答桉的時候,腦子里定是又不知想過了多少鬼東西……
沉吟之間,姒白茅已撂下卷子再度開口:“此卷的其余錯漏,也皆近于此。我不知檀纓意欲何為,只能按墨學(xué)考規(guī)進(jìn)行評定,故有此下等,諸位以為如何?”
無人應(yīng)答。
便是龐牧也狠皺起眉。
犯這錯又是圖什么呢?
姒白茅眼見檀纓并無發(fā)言之意,只好再度望向黃洱:“黃學(xué)士,此事為你的主張,還需要我繼續(xù)讀下去么?你可信服?”
黃洱面色一僵,不得不硬著頭皮顫立而起:
“我……我還是不服!
“檀纓之才學(xué)有目共睹,與我指教頗多,便是司業(yè)、祭酒、墨館館主,也與其同席而談,禮讓有加。
“既然如此答題,檀纓必……有主張!”
話音剛落,便聽一蒼沉之聲傳來。
“拙劣至極,止聲!”
出聲者正是范牙。
他并未擊桉,也并未看誰。
但此聲一出,黃洱頓時如耗子見了貓一般腿一打軟,俯身癱坐。
范牙隨即一肅:“姒學(xué)博,你要談便談,要爭便爭,何苦把我秦宮變成一個戲臺,讓我學(xué)士看這一出鬧劇?”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磴口县|
息烽县|
太仓市|
中西区|
平安县|
宁津县|
文化|
明水县|
奉节县|
普定县|
深水埗区|
苍南县|
志丹县|
温泉县|
城市|
平阴县|
安义县|
遂川县|
新邵县|
汤阴县|
开阳县|
万盛区|
增城市|
雷州市|
秭归县|
枣强县|
昭苏县|
嘉鱼县|
绍兴县|
浮山县|
丽水市|
怀集县|
安达市|
望都县|
大同县|
兴文县|
永和县|
白水县|
灵石县|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