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殺青那天,耳金山特意請她去景安酒店吃飯。 他把菜單遞給顧昭華,讓她隨便點。顧昭華在片場請客多次,如今看他回請一次,也絲毫不客氣,除了梅子排骨外,又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加了兩道菜。 等上菜的時間,耳金山從包里拿出一個筆記本電腦的文檔打開給她看。 這是一個只寫了3萬字不到的新小說,講述的是民國時期,一個小鎮(zhèn)上有一個瘋瘋癲癲的蓮丫頭。 蓮丫頭經(jīng)常在夜里站在路邊對著別人笑,又或者是望著沒人的地方說些莫名其妙的話。鎮(zhèn)上的人都以為她有病,只有某天調(diào)來小鎮(zhèn)警察局當(dāng)警察的男主,注意到她嘴里念叨的話,和4年前鎮(zhèn)上發(fā)生的一場懸案有關(guān)。 耳金山非常擅長寫懸疑,他筆法老練,文章情節(jié)銜接流暢、又處處都是點睛之筆。顧昭華一開始看得有些心不在焉,可不到一章,她就徹底迷進(jìn)了這個劇情。 3萬字很短,菜還沒上來她就看完了。她往下拉了拉進(jìn)度條,確定再不會多出來一個字,連忙看向耳金山,問道: “然后呢?蓮丫頭是4年前被滅門的那戶人家的女兒嗎?也不對啊,一家四口的尸體都在,鄰居也認(rèn)了尸,肯定不會錯啊?還有,小陸警察為什么一定要查清楚這個案子?他那個時候根本不在這個鎮(zhèn)上,為什么非要盯著不放?” 耳金山取回自己筆記本,搖搖頭:“我不知道。” 你是作者你不知道? 顧昭華明顯不相信,耳金山解釋道:“這是我這段時間才構(gòu)思的新故事,時間緊,我還沒想好要怎么圓。” 顧昭華難以置信地問道:“你都沒有大綱的嗎?難道《心理證人》也……?” “沒錯。” 耳金山非常淡定地點頭:“比如你之前和吳啟陽在心理診所對峙的那段戲,你知道為什么我只寫了徐景航的視角嗎?” 顧昭華腦子里冒出了一個想法,她覺得不可思議。 耳金山喝了口水,說道:“因為我寫的時候,自己都不知道唐瀅應(yīng)該做什么反應(yīng)。太復(fù)雜了,干脆把想象的空間留給讀者,他們喜歡哪種就自己幻想哪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