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唱得是很容易,做起來就很難。 經歷過兩個星期的軍訓,在正式開始學習之后,劉浩這才意識到表演學習完全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特別是中戲的表演學習。 中戲這次雖然招生改革,有意培養更多的影視演員,但是教學方式還是以培養話劇演員為主。 在圈內有這么一句話,電影是導演的藝術,話劇是演員的藝術。 有演藝界有這么一條鄙視鏈,具體表現為:話劇>電影>電視?。鞠矂⌒∑?、相聲。 很多知名演員都以自己曾經是一名話劇演員為榮,他們更認可自己是話劇演員的身份。 話劇表演更強調回歸表演本身,它割舍了大量影視劇里的那些特效、剪輯、道具的輔助,有的劇目還刻意的簡化道具、音效及舞臺效果,因此,對演員來講,如何靠故事和表演本身吸引觀眾,是極具挑戰性的。 話劇沒有特寫鏡頭和其他各種鏡頭語言,沒有細微表情動作的煽情,這個特點就使得演員調整大屏幕上的那種演出方法,強化臺詞、肢體的基本功,就像是帶著腳鐐跳舞一般。 話劇表演講究一氣呵成,沒有ng,神馬忘詞啊,卡殼啊,出戲啊,各種狀況你都別指望了,砸了就是砸了,所以需要做更多的準備工作。 話劇演出中,也會經常出現意外情況,因為無法重來,所以需要演員有好的即興的發揮,這本身就是一種更具創造性的表演升華,但前提是演員有扎實的功力,且對角色及劇情的把握夠深刻。 話劇演員引以為傲所以不奇怪,那是真本事,臺詞,走位,身段,情緒,腔調,感染力樣樣都得過關,否則那是當場丟人現眼。 所以中戲的表演學習有著更高的要求,十分的嚴格,嚴格讓幾乎所有人都處于高壓狀態,壓得人都要喘不過氣來,得了“一年級綜合癥”。 中戲96班絕大部分人都是沒有表演經歷的,要適應新的環境,從新打基礎,從頭開始的學習讓很多人都陷入了迷茫,自我焦慮又是自我懷疑,覺得人生的天空都是灰暗的。 梅亭比除了劉浩外的其他人要強些,她年紀最大,性格也十分果斷,又有過電視劇表演的經歷,所以融入的很快,但中戲的表演學習和她在劇組里的表演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壓力也很大。 話劇表演沒有替身,所以什么都得演員自己上,該唱的唱,該跳的跳,該翻跟頭的的就得翻跟頭。 什么都得學。 表演系的學生每天早起都得先吊嗓子,咿咿呀呀的那種,就沖著那個樓喊,中戲本就是個鴿子大的地方,別的系的學生對這早已經習以為常,一聽到到表演系的學生吊嗓子直接啪的一聲把窗戶關上。 然后乒乒乓乓一陣響,窗戶就全關上了。 但劉浩的情況反而不一樣,每次在宿舍打開窗戶的時候準備吊嗓子的時候,對面舞美系的同學一看到劉浩之后,反而打開全部窗戶,呼朋喚友將室友全叫到窗前,然后對著劉浩喊道:“師弟(哥),給我們唱首歌吧….” 畢竟劉浩在中戲可是大名人,初檢時的一首《起風了》更是驚艷全場,知道劉浩是“實力唱將”。 早起穿得大多都很單薄,妖嬈的姿態帶著各種媚態,調戲的笑聲讓劉浩都有些不好意思,陷入窘態。 幾次這種情況之后,劉浩只能早起跑回東棉花胡同的四合院,在那里練習吊嗓子。 吊完嗓子之后,還要進行聲音的訓練,要讓自己的聲音做到字正腔圓。 氣息是聲音的動力來源。充足、穩定的氣息是發音的基礎,所以要練習呼吸。 講話時的正確呼吸方法,應當采用由胸腹式聯合呼吸法(也稱丹田呼吸法),即運用小腹收縮,丹田的力量控制呼吸。 唱歌時小肚子常是硬的,唱的越高就越硬。 練習呼吸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 1,聞花香:仿佛面前有一盆花香花,深深地吸進其香氣,控制一會兒后緩緩吐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