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文照真人閣樓,云閣之中,山延府四位真人聽聞淮江之事都自薦來幫忙。 山岳真人拿著記錄信息的玉簡,嘴中念念有詞,每一句話都被專門是山延府修士傳達下去。 “山延府離此地有千余里,百姓不可能到此,逃難地點離開淮江水域即可。” “經(jīng)大乾官府戶籍,大江兩岸共一城,三十六縣,村落至少八千余。淮江城40萬余戶,百姓過百萬,是為遷移重點派百人執(zhí)法隊隨行,村落告知自行跟上隊伍。” “糧食才勉強調(diào)集三十萬市斗?拿伐骨洗髓丹藥去給大乾皇帝,茲事體大望傾朝之力。還有找一些先天宗師來,讓他們?nèi)ゴ蚪偕藤Z官吏,若不捐糧救民人頭落地,記得他們只是路見不平是俠客。” “有拒絕逃難者?個別無需理會,若聚眾則殺其領(lǐng)頭者。......民眾多則愚鈍,任人留之,則愿意逃者不足三成。” “讓淮江原本的官吏管理,人數(shù)不夠就去找書生,修士為督戰(zhàn)。” ...... 幾炷香之后,種種問題得到解決,許多讓文照和浩云焦頭爛額的問題在山岳真人這里迎刃而解,如熱刀切豆腐。 文照真人由衷的松了口氣,稱贊道:“幸好有山岳你在,否則我和浩云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山岳道友真乃神人也。”浩云真人發(fā)出爽朗的笑聲,那濃眉大眼開心得瞇成一條縫。 他沒想到遷移百姓竟然會有如此多的問題,如何糧食調(diào)集,如何管理如此龐大的隊伍,如何說服百姓離開,逃難人吃馬嚼如何需多少糧食,遇上大雨該如何,引發(fā)瘟疫該如何?老弱病殘如何? 等等問題他們都沒有考慮,負責這事的浩云真人腦子里想的是拿飛舟去運,而文照是想如何委婉的告知清玄半仙。然后問題就來了,浩云真人從朋友借來的各種飛舟運了許久,只運來了一群達官顯貴,還有一些武林高手,普通百姓根本不敢上船。 他最大成就的大概是救了一個被淮水淹沒的縣城,然后安置出問題。 這也不怪他們兩人,一個從小被接到宗門開始修行的長老,一個修士家庭出來的金丹。他們的身份和生平注定不可能懂統(tǒng)御之術(shù),事實上大部分修士都沒有管理好幾千上萬人的能力。 好在他們找了山岳真人,他本名秦岳山是幾百年前大周王朝的將軍,冠名武安君,至今大乾邊關(guān)還有一些他的寺廟。 “某只是做了一些準備,百萬人逃難,十不存五啊。”山岳不斷搖頭,“治標不治本,還是去找清玄前輩吧。” 百萬人逃難,說是逃難實際上就是入了另一場劫。只不過比起十死無生的淮水,九死一生的逃難要好上許多。 “越是修行,我越是感覺一人之力有限。” 紫蘇真人嘆氣道:“那龍王接淮水之勢,恐怕有一戰(zhàn)化神之力,就怕.......” 他們有救人之心,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