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皇上的圣旨已下,三日之后若拿出的辦法不得他老人家的心思,指不定還要鬧出什么樣的事情。 就在所有人都愁眉苦臉的思索著接下來該怎么辦,又能在這‘攤丁入畝’的稅收革新制度下有什么補充和完善時,整個尚書房都暫時的安靜了下來。 沒有一個人出聲,仿佛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進入了賢者時間一般。 整整一刻鐘的時間,沒有一個人能想出什么太好的辦法。 不過對這‘攤丁入畝’政策的理解倒是深了些。 這法子千好萬好,但也不是沒有弊端的。 最大的弊端就是會影響到官紳士大夫階級,而這些人又恰恰是大明朝中最有權勢的群體。可見,在今后的執(zhí)行當中,也顯而易見的會遇到非常大的阻力。 那么,皇上讓他們出主意,拿辦法,會不會就是在顧慮這個呢? 畢竟,按照折子內的內容,這個法子原本也沒有太復雜,簡單說就是轉嫁了稅收壓力罷了。 除了思考出這個辦法很難外,最關鍵的還是如何讓這些人甘愿承受這些壓力,又如何在官紳士大夫的重重阻力下,將這個政策成功實施下去。 雖然在場的大多數(shù)人都或多或少的意識、想到了這個問題,可卻實在想不出什么好的辦法。 身在朝廷中樞的他們,更加清楚朝廷的一個策令實施下去有多少的困難。 尤其是如今這顛覆式的稅收革新,想要徹底實施下去的難度更是不敢想象。 這場中的一個個大臣們皆是眉頭不展。 不光是他們,就是太子朱高熾,此時也想不到任何好的辦法。 因為一個地方做不好,就可能導致天下民憤四起。 想要讓這么多人都滿意這個利益分配的方法,太難了..... 甚至幾乎不可能。 平時做生意兩三個人到最后都還要因為利益分配不均,而導致出現(xiàn)矛盾的,更何況是分配天下百姓的利益了。 這其中方方面面的考量,又其實簡單的一兩句話,一兩個主意可以彌補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