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回了回神后,對著面前站著的諸多大臣說道:“諸位,你們對我朝實行的稅收制度,如何看待?” 說著,還對著門口的趙全一招手,命人給在場眾人賜座。 隨著朱棣的問題問完,在場之人皆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明白老皇帝怎么好好的突然問這個問題。 不過在場的眾人皆是混跡官場無數年的老狐貍,沒有一個省油的燈,在不清楚老皇帝意圖之前個個閉嘴不言,只做出一副苦思之態。 就當眾人在朱棣的注視下沉默不語之際,那離開的趙全也帶著手下的太監紛紛搬著椅子走了過來。 在眾人坐定后,見還是沒有人回答老爺子這個問題,作為太子的朱高熾只好率先為眾人打開了話閘,說道:“皇上,我朝的稅收制度延自前朝,即便是唐宋也大抵如此,要說如何看待,兒臣著實有些不太明白皇上的意思。” 太子朱高熾見老爺子找自己不是為了一家人那些事,心里不知道輕松了多少,而談及正事后更是一本正經,再不見那口吃慌張之像。 聽著自己兒子的話,朱棣也明白自己剛剛的問題有些太過寬泛了,伸手示意他稍安勿躁后,繼續說道:“朕的意思是,你們可察覺到我朝稅收制度的弊端嗎?” 聽著朱棣再次的詢問,這次眾人齊齊看向了場中的戶部尚書,夏元吉。 這個問題事關戶部,而夏元吉身為戶部尚書大明財神爺,對于這方面自然是最有發言權了。 在察覺到眾人的目光注視后,那夏元吉也沒有慌張,反而是一臉正色的思慮了片刻,最后才不急不緩的說道:“回陛下,我朝實行的稅收制度是按照大明百姓數量各自征收的,要說弊端,歷朝延用至今自然是多有探討,要讓微臣說的話,其弊端有三。” “其一,賦稅征收種類太大,如,服徭役、稅糧、稅布等等,朝廷在征收、收管、保存、運輸上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間接消耗了這些賦稅本身的價值。” “其二,賦稅征收由各地官府自行籌納,于戶部和朝廷而言不利于管理,監管上困難很大。” “其三........” 聽著夏元吉的不斷講述,坐在主位上的朱棣卻突然一抬手,打斷了他的話。 “這些流于表面的話就不用說了,你們戶部每年都會給朕上這樣的折子,朕不想聽這些,你就直接告訴朕,我大明朝在這樣的稅收制度下,還能堅持幾年再滅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