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見想要的結果達成,朱瞻基頓時小臉一變,腆著臉便湊了過去。 倒不是不想再多爭取點自由時間,而是他清楚見好就收的道理,不然談崩了一個時辰都沒有。 “爺爺你說,孫兒聽著。” 瞧著自家這大孫子變臉的速度,朱棣都差點沒反應過來,忍不住的臭罵道:“臭小子,你是屬狗的嗎?變臉這么快。” 不過在罵過之后老爺子還是細心的教導起來,可沉默了片刻,想了想后卻說道:“剛剛說到哪里了?被你這么一攪和,爺爺我都忘了。” 但在仔細想了想后,老爺子還是繼續說道:“想知道爺爺為什么能一生不親自理政卻還能使國蒸蒸日上,你就要先搞清楚,何為國。” “大明,到底是如今所轄疆土,還是治下的百姓。” 聽著老爺子的話,朱瞻基想了想回道:“自然是治下的百姓。” 老爺子滿意的點點頭:“既然是治下的百姓,那就是人的問題,也就避不開兩個字,利益。” “對了,有句話怎么說來著,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而我們這個朝廷,說白了就是一個管轄治下百姓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分配利益的地方。我們通過朝廷的律令,將這天下的所有資源進行分配,有給百姓的,有給士紳的,也有給將帥兵勇的。” “這個環節中哪個部分的利益分配不均,都會出現問題。對百姓的稅收高了,百姓不能存活,他們就會造反。如果沒有科舉,那些有才學的讀書人沒有了晉升的通道,他們也會不滿。還有將士兵勇,若是軍功制度不公,沙場上將士不用命,則國不寧。” 說到這里,朱棣還得意的說道:“作為皇帝,需要做的是掌舵,讓大明這艘大船能平穩前行就夠了,至于那些政務,天下能人這么多,難不成都放著不用嗎?你太爺爺什么都好,就是這點看不明白,勞累了幾十年,不然以他的身子骨再多活個七八年也不成問題。” 瞧著老爺子志得意滿,還評價起自己老爹的模樣,朱瞻基撇了撇嘴:“要是沒有太爺爺給你鏟除干凈了朝中有實力的勛貴,將能夠威脅皇權的中書省給裁撤掉,還與民休養了三十多年,你以為你能安心的在這兒當征北大元帥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