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到這話的朱棣頓時一愣。 轉瞬間又大笑起來:“頗有太祖之風,哈哈哈,好啊,那楊榮倒是看的明白。” 朱棣絲毫沒有在意那楊榮將太祖與長孫比較,更不在意說長孫更像太祖。 因為他很清楚,楊榮所說的乃是做事時的風格。 他們老朱家自從他爹朱元璋打下天下后,這一代代的性格都十分有特色。 自知皇家身份,都很盡力的去學習儒學。 所以他朱棣的大哥朱標身上不光可以可以看到從太祖身上遺傳的鐵血霸氣,同時還有一身的儒學之氣。 算起來,可以說是一半一半,外儒內王融會貫通。 看似溫文爾雅,卻手段強硬。 并不像外界流傳的什么謙卑恭敬,性格軟弱。 那謙卑恭敬也就只有在長輩面前是這樣,這一點他朱棣比任何人都清楚。 若他大哥在,就連他都得心甘情愿的輔佐。 可惜死的太早。 之后的繼任之君,朱允炆雖然盡力的學習他爹,卻只學到了個皮毛,也學錯了方向。 而他自己,看似行的王霸之道,但內里卻是儒學的骨子。 哪怕他壓根也沒好好讀過幾天書。 也壓根不知道儒學的骨子是什么,但這并不影響其結果,畢竟萬物萬道最終都是殊歸同途嘛。 至于自己那個大兒子,反過來又很像他大哥,只不過身上的那股子儒學之氣看起來更加濃郁罷了。 可到了他大孫子這兒,卻反倒是像起了他家老爺子。 平日里整天嬉皮笑臉,跟個無賴似的,身上也見不著多少那儒學之氣。 可一到關鍵時候,要文能文,要武能武。關鍵任何時候都能抓住事情最根本的地方,狠狠的抽打。 就好像今日這內閣之事,看似處置的只是一個解縉,可破的卻是這些內閣大臣們小看輕視于他的大局。 此局一破,加上任命楊士奇為內閣首輔的懷柔分化手段,日后這內閣中人立時便成了聽話的羔羊。 這哪里是什么頗有太祖之風,這壓根不就是他家老爺子在世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