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之前在回稟的時候就一直想要給朱棣講清楚來龍去脈,可朱棣卻幾次打斷他的話,自己卻不能。 急的心中發慌。 如今見朱棣終于開口問起,這錦衣衛連忙便解釋道:“陛下,長孫殿下并沒有回太子府,而是去了一趟翰林院,還將政務上遇見的問題以考較的方式交給那些翰林們應答,最后殿下又從那些翰林們的應答中選取一些滿意的加以修正。” “對了,這些都是殿下批閱后的奏折。” 錦衣衛的話讓朱棣傻在了原地。 “這臭小子,去了翰林院???” 此時的朱棣整個人呆若木雞,片刻后又滿臉的懵逼。 最后更是大笑了起來。 他是怎么也沒有想到朱瞻基竟然會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 一邊搖著頭,一邊笑罵道:“這臭小子,鬼主意倒是多。” 揮手間,示意錦衣衛退下,而自己則一臉笑意的站起來在那屋中走動。 起身走動的同時,還思考著朱瞻基的所作所為。 “這臭小子,你說他是怎么能想到去讓翰林們解答這些政務的呢?” 在知曉了朱瞻基解決問題的辦法后,就連朱棣都不得不感嘆。 而一旁的老和尚姚廣孝也聽到了整件事的過程,面對朱棣的詢問,姚廣孝也是同樣滿臉笑意的說道:“規矩是死的,人是活得。長孫知道自己的短處,請求旁人是肯定的,但為何就非得請教那些內閣的大學士,用誰不是用?” “長孫此舉,用人之靈活變通,堪稱妙舉。” 老和尚姚廣孝的話深得朱棣之意,也是十分贊同的說道:“這孩子還真是聰慧,很多事情一點就通,確實是塊璞玉。” 姚廣孝見朱棣這么夸自己的孫子,頓時搖頭一笑。 而朱棣卻意猶未盡,好像恨不得即刻就回宮親眼去瞧瞧那些內閣大學士們的表情似的。 畢竟就連當初他自己在初次理政時也是不得不耐著性子聽那幫文人儒士的廢話。 這臭小子,還真是給他老朱家長臉啊。 朱瞻基此舉甚得朱棣之意。 畢竟當過幾十年皇帝的朱棣很清楚,為君者,個人才能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正是如何用人。 靠一個人的才能,累死也不可能管的了這天下人,做的了天下事。 唯一的辦法就是用人,任用那些有才能之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