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但吃飽那個眼見吃飯的家伙要被糟蹋,心里有氣,卻也不敢把這些手下給收拾了。 一是不一定能收拾了,二是都收拾了他這老板也就沒了。 從古至今,這點矛盾一直就存在,也找不到什么好的辦法。 只有偶爾出現一個明君,牛叉的人物,才能將局面控制的妥當,促使這些手下的實力一點點減弱,甚至找幾個完全吃不上飯的來代替他們。 畢竟那些沒吃上飯的沒有力氣,真失控了也能輕松的收拾了,好控制。 而他那位太爺爺呢,好家伙,別說站著吃了,跪著也不給。 一股腦真就給他們連鍋端了。 還嫌棄豆腐腦不好吃?還想站著吃? 不聽話西北風都不給你喝,去下面喝孟婆不要錢的湯吧。 為啥說他老朱牛,牛就牛在這。 不過這玩意兒的弊端也很明顯,你既然不給權,不允許這么牛逼的人存在,那你就得老老實實的當牛做馬。 六部解決粗略的小事,大事擬定方案,報上來,然后就得你老一個人憋著屁沒日沒夜的埋頭苦干。 想想這事怎么處理,再想想那事怎么解決,而報上來的就沒有小事,隨便一個不注意就可能是殃及全國的政策失誤。 在位的是個明君還好,若是廢物,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到了后期,老朱也感覺自己一個人干不過來了,加上小時候讀書少,很多東西還真解決不了。 就弄出一個大學士來。 華蓋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 這些人都是很有水平的人,但官職卻不高,說白了就是后世的秘書。 干著宰相的活,吃著秘書的糧,還是區區正五品的中層官員。 而自家老爺子作為太爺爺的兒子,自然是不能跟他爹太祖對著干的。同時他家老爺子也清楚這個事的利弊在什么地方,又怎么會輕易的推翻他爹好不容易建立的大好局面呢。 所以,他家老爺子并沒有在登基之后恢復宰相制。 但總不能跟他爹學吧? 畢竟咱是篡逆出身,不做出點什么來以后下去怎么見祖宗啊? 況且老爺子的夢想是詩和遠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