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梅香繡坊內(nèi),董掌柜看著手里的定單,臉上滿是笑容,對面前的史繡娘道:“史繡娘真是我們繡坊的福星,先是顧夫人,又是這細棉布做的衣裳。看來我們繡坊過不了幾天,就可以成為府城數(shù)一數(shù)二的繡坊了。” 史繡娘得意地笑道:“我當初就跟掌柜的說了,我這一手繡技,放到哪個繡坊不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繡娘,我來梅香繡坊,也是覺得我們有緣分罷了。” 董掌柜連連點頭稱是:“回頭我就讓賬房給史繡娘包個紅封,以后你的工錢也漲到一個月五十兩銀子。” 史繡娘原來在梅香繡坊的工錢,一個月不過二十兩銀子。如今漲到了五十兩,便把梅香繡坊其他的繡娘都比了下去。 董掌柜的意思很明白,既然史繡娘給梅香繡坊帶來了這么多生意,以后她就是梅香繡坊的頭號繡娘了。 史繡娘剛來梅香繡坊的時候,很受其他繡娘排擠,如今有了董掌柜撐腰,她便恢復了從前的傲慢,指使著其他繡娘為她做事。 幾個繡娘不忿歸不忿,可如今董掌柜護著她,她們也只好咽下這口氣。 自從沈秀讓霓裳繡坊不再接細棉布衣裳的單子,其他幾個繡坊都以為霓裳繡坊是放棄了這條財路。 為了搶占先機,梅香繡坊花高價開始搶購市面上的鴨絨。 鴨絨這東西,在沈秀用來做衣裳之前,本來是無人問津的。 自從梅香繡坊知道了衣裳里面用的是鴨絨,便開始花高價購買鴨絨。 而其他幾個繡坊,為了研究霓裳繡坊的細棉布衣裳為何又輕又暖,也曾托人買過細棉布衣裳。 這些人中,不乏見多識廣之人,比如滿芳繡坊的周掌柜,很快就認出了衣裳里面的是鴨絨。 既然知道了夾衣里面用到的是鴨絨,周掌柜便也開始采買這鴨絨。 因此鴨絨的價格很快漲了起來。 從一斤十文錢,漲到了一斤五十文。 郭掌柜按著沈秀的囑咐,在鴨絨漲到一斤五十文錢的時候,把手里的鴨絨都賣了出去。 鴨絨是賣了出去,可霓裳繡坊才剛從省城進了一批細棉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