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宋軒松了一口氣,放開了捂住嘴巴的手,咧嘴道:“青山先生,找小的何事。” 不過這事,倒也不能全部怪宋軒,一開始宋軒將霍威領進來的時候他就應該想到。 只是,在他的猜想里,那霍威要么就是陰惻惻的太監,要么就是一副唯唯諾諾女人的樣子。 畢竟一直呆在后宮里的人,怎么會像眼前這樣,風雅偏偏,俊俏不凡的? 你說他是個太監?就是說他是今年的高中的狀元,京城的第一才子,恐怕都會有人相信。 目光一凝,青山居士又看向霍威,“那些治國之道,都是你自己想的?” 霍威想了一想,自己只是前世先人的一些理念,還算不上自己的,所以搖了搖頭回道:“并不算是晚輩所想的,而是晚輩在一處古籍上所見,所著之人名為商鞅。” 說道商鞅這人,就不得不說他的商鞅變法,昔年秦國的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以后,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并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自此之后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的戰斗力不斷增強,逐漸發展成為了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之一。 也為日后的大秦一統,鑄造了良好的基礎。 而如今太武的情況,與昔年的大秦幾乎如出一轍,霍威的腦子里這才不由的想出了這點。 “商鞅........想必這位也是一位經天緯地之人,不知那典籍何在,小友可借老夫一觀?”青山居士問道。 “那典籍早就被毀了,您也知道,里面的有些政策...........”霍威委婉道。 他實在是不知道去哪里找一本商鞅寫的著作出來。 “那倒是有幾分可惜了,不能一睹這位的所學所講。”青山居士嘆道,隨后又轉頭看向眾人,“諸位,今天講的課就到此為止了,散去吧。” “霍威宋軒,你們二人留下,老夫有事與你們相談。” “是先生。”眾學子起身恭敬一拜,而后一位位離去。 回頭時,看忍不住的看了看,那正在相談的一老一少。 今天的這一堂課,對他們而言,不可謂不精彩。 先是青山三問,而后又是霍威說出帝王權術,以法治國,得以安邦天下這樣今世駭俗的言論,再加上青山居士想和自己的徒弟拜把子,這事傳出去,怎么也能在太武之中流傳個三月,成為不少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至于霍威,那自然是再次成為了整個太武京城之中的交界點。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