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堂堂晉國的文人便是這樣.............”蕭容魚剛要開口為霍威出頭。 便聽見霍威那自信豪邁的聲音,從大殿之中傳來過來。 “別說再寫一首,便是再寫上三首,對于我太武之人又有何難?” “霍掌事,切莫意氣用事。”蕭容魚擔心道。 “請皇上皇后娘娘放心,奴才定不負厚望,別說區區晉國文士,便是普天之下的文士,今日見我也需低頭。”霍威笑道。 “好大的口氣,若是你能再寫上三首,別說你翰林院獨占天下第一書院的名頭,便是今后我方孝儒跟隨在你身邊當個書童又何妨?”方孝儒高聲道。 見對方已經落入自己的計算之中,霍威微微一笑,幾步走至案桌前,朗聲笑道。 “你這書童看來是當定了!” 隨即筆走游龍,一個個蒼勁有力的字跡幡然越于紙上。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毫無征兆,毫無醞釀,又一首傳世名傳,就如同信手拈來一般,被霍威寫于紙上。 莊墨生的眼神,漸漸起了一些很奇妙的變化。 而一開始只是純粹看衰的諸位臣子,此時終于忍不住在心中嘀咕了起來,這小太監到底是誰? 為何能寫出這樣一首首傳世佳作。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誰分含啼掩秋扇......空懸明月待君王。”這寫的是一位久居深宮的美人,在明月之下等待君王。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寫的是二十四位美人,在月光下吹蕭。 殿中的人們再也顧不得君前失儀之罪,漸漸圍坐在了霍威的身邊,看著他的筆下寫出一首首詩,臉上寫滿了震驚與無法置信。 一首詩到底如何,大家都是有眼睛有耳朵的,普天之下雖然文人墨客眾多,但從太武王朝建朝至今,也未曾出現過今天的這般的罕見景象。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