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清兒,這只是其中一種讀書人,為師讓你讀書,你不正是另一種讀書人嗎?” 汲清不解看向北溟鵬,后者臉上波瀾不驚,淡淡說道“這也是為師對你的寄望和囑咐,讀書人,當立志于天下。” “讀書,當有志氣,當有骨氣,當有大氣。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為民而學,為國而學,為未來而學,唯有如此,才能學以致用,學有所成,為山海天地立命,這才是我輩讀書人的典范。” 汲清恍然大悟,道“我就知道師父不會認同王俊那樣的存在咧。” 北溟鵬臉有欣慰之色,繼續說道“你能有此見解,說明清兒已經有了自己的理念,為師想告訴你的是,不管如何,每個人活在這個世上都有自己的觀念和想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不去苛責批評什么,只求做好自己的本分。力所能及之下,再去為這個世道的不平做點什么,以自身行善為之,感染他人,哪怕不行善,但不作惡,就已經是最大的善行了。” “是這么個理,我很認同師父說的呀。” “自古以來圣賢皆有浩然正氣,為民求愿,造福一方,這都是前人圣者凝結在書上的智慧和結晶。清兒雖是女子之身,可在為師看來,女子性情一樣不弱于男子,只要心有善念,心系蒼生,一樣可以用自己的道理去為這個世道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汲清略有所悟,道“師父說的這種讀書人是了不起的讀書人,如王俊那樣的讀書人也情有可原,那豈不是世人沒有對錯之分,只有自己愿不愿意對吧?” “對錯自在人心公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態度和活法,我們指責謾罵他人,要么是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要么就是嫉妒不甘。此外,那些大義者正如你所說,亦是胸懷大志,愿意以一己之力,為這個世間付出一切,那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 “那我要是學不來呢,如段前輩那樣舍身取義,心懷天下,我好像做不到啊。我就想姥姥能平安,希望族人安好,希望師父能開心,希望故淵哥哥能早點來看我,這樣我就已經很知足了。”汲清認真說道。 北溟鵬看著汲清的模樣,聽著她如此單純話語,一時竟是不知如何開口。 他心中所愿,自是希望以后當她成為了大地之母能為這個山海蒼生守護平安。 可汲清呢,汲清是他的徒弟,他的教導,難道僅僅是為了汲清以后將自己的所有交給這個山海世間? 見北溟鵬沉默不語,汲清還以為自己說錯了話,辜負師父先前對自己的教導,當下小聲說道“師父,要是我以后出息了,只要身邊人平平安安,我還是很愿意替那些有需要幫助的人盡心盡力的,畢竟師父教我的道理,我不能不聽。” “只是師父教你,你便要這么做么?” “是啊,師父教我的,我當然要聽。” “清兒,你讀書是為了什么?” “為了師父不生氣,為了能早點帶我出去找姥姥。” “......” 汲清看著北溟鵬低頭陷入沉思,咧嘴微微一笑,道“此外,師父說的也很有道理啊,讀的書多了,修行在這個世間,自當要心存善念。要是某天我能力和師父一樣大,肯定要肩負起應有的責任,這才是讀書的道理嘛。” 北溟鵬靜靜看著眼前的汲清,這一刻,連他自己都不確定自己這樣的教導是否真的沒有瑕疵,又或是說把自己的理念強加在汲清身上。 可不管如何,汲清能這樣說,已然是他想要的結果。 “清兒能有此覺悟,為師很開心,不過讀書這事來日方長,書上的道理說的再大也僅僅是紙上談兵,等到哪一天你真正可以用書上的道理去行走這個世間時,那就是清兒身體力行的時候。”北溟鵬緩緩說道。 “師父放心,那我一定多讀書,這樣以后也不怕書到用時方恨少,道理窮盡無話說。” 北溟鵬挑眉,道“這句話也是書上看來的?” “非也,是我自己瞎琢磨出來的。” “清兒慧根很高啊。” “有多高?” “沒有劍碑高。” “師父.......”汲清小聲咕噥了一句,看來當日和北溟鯤在劍碑上做的事,師父是一清二楚。 北溟鵬看著汲清委屈的模樣,忽然多了幾分愛惜,他向著汲清說道“落草而長,漸入世俗,于滾滾不息。在喧囂飛揚的人流中,我們都很難駐足,稍作停頓,更難脫濁流而出。為師說的讀書讀出道理,讀到有出息,可以為民盡力,為蒼生謀福,為社稷貢獻,那是大義,是一個人的成長和志向。但也有很多讀書人飽讀詩書并無此等意向,那么便可通過讀書來修養自我,清心寡欲,寡欲益行。養心為善,為善濟貧。靜心讀書,讀書求知。安心修性,修性健身。寧心練功,練功益壽。這同樣也是自我修養的一種方式。讀書是,修煉也是。” 汲清聽的搖頭晃腦,似懂非懂,卻悉數將這些都記在了心里。 汲清學有所悟,當即問道“那請問師父,我們讀那么多書,修身立命,該以怎樣的姿態去為人處事呢?” 北溟鵬停了停,他看著汲清目光清澈,臉上隱有期待之色,到嘴的話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其實是想告訴汲清未來的成長方向,想告訴他自己對她的期望,可是在看見那一雙目光之后,終是選擇不再干涉什么。 北溟鵬頷首沉吟,半響,緩緩說道“嗯......應是言慢者貴,性柔者富,德厚者旺,允許自己做自己,允許別人做別人,身在當下,便活在當下。” “原來如此,那我就要身在當下,活在當下!”汲清一言肯定喊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