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正如之前報告里提到的,這次愿意重新評估‘焰火計劃’的牽頭者果然是弗萊生物公司,而且還有元宇宙最大的巨頭;媒塔網科。除此之外,參會的主要也是一些大型礦業集團,看來投資者們早已打好了自己的算盤。 讓張南門深感意外的是,特約嘉賓席始終空著一個位置,上面名牌寫著‘吳越’二字。 如果他不來,那這次會議基本上屬于空談,好消息是,他并沒有經常缺席的習慣,只是偶爾遲到幾次。 吳越,對于這個一直以來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師兄,在張南門的印象里只有沉默寡言。從三年前在倫敦見面之后,他一直投身超荷工程一線,幾乎沒有任何私人時間,二人也再沒有什么聯絡。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肩上擔負著全人類的未來。 這次能邀請他抽出時間來參會,說明弗萊公司也確實做足了準備。 不到十分鐘,吳越連接進入會場,記者們的采訪窗口幾乎一擁而上,他立刻被大大小小的彈窗包圍起來。好在后臺立刻做了處理,這些媒體用戶瞬間被清空,強制安排到會場后排。 張南門遠遠打了個招呼,吳越點頭回應,并沒有接通私人通訊頻道。 隨著會議開始,張南門的團隊率先做了一個簡短報告,隨后便是弗萊生物的代表提問。 “請問張院士,我們在柯伊伯帶1發現含有大量稀有金屬的小行星,其中也明確勘探到jh-b236和kl-6500等小行星含有高純度的金屬銥,這些小行星的開采難度究竟有多大?” 對方開門見山,卻問得相當不專業。 “你現在說開采,這有點異想天開,因為難度首先不在于開采本身。我們的探測器也能從上面采集幾克樣本。”張南門苦笑著答道:“但等探測器回來,至少又需要十多年。我們花費幾十億發射這樣一顆探測器,你們總不可能指望這幾克樣本能發揮什么商業用途吧?” “您是說,現在的技術條件,完全無法拿出任何形式的商業開采方案嗎?” “柯伊伯帶不像月球火星這么近,化學火箭的比沖極限2太低了,就算我們不計成本來堆Δv,再刨除引力彈弓轉移的所需時間,那點荷載用作商業也完全是空想。” 這話說出口,一旁的助理不停給張南門使眼色,他這才注意到,參會席位之中有幾位代表來自所謂的‘未來行星礦業公司’,那些人的臉色已經不太妙。 真是聞所未聞的企業名稱,想必就只是弗萊生物剛剛成立的掛牌公司而已,為了在行星開采這一塊遙遙無期的蛋糕上面切點地盤。 一開口就得罪贊助商,張南門剩下的話也只好暫時憋在肚子里。為了給剛剛潑出去的冷水一點挽回余地,助理趕緊補充道:“張老師話雖不錯,但這也確實是化學火箭面臨的尷尬境況,不過在焰火計劃第一方案里,飛船搭載聚變引擎后的荷載能力是另外一個量級。” “那么請問您預想之中,焰火計劃的飛船設計荷載能達到多少?往返柯伊伯帶的時長最低是幾年?如果不能給出具體數值,也可以說出一個大致理論區間。” 其實不怪張南門潑冷水,這些人的提問完全就是信口開河,讓人忍不住苦笑。 “很抱歉,聚變引擎的開發還處于初期,我現在連一個大概的數字也無法提供。” “聚變技術不是已經很成熟了嗎?就算現在的普及和通用化進程非常艱難,但用在航天這種高精尖領域,至少應該有很多理論猜想吧?” “對于能源利用來說,現在的聚變技術確實已經入門,但要將其動力化,這條路我們還沒摸到門把手,而且航天工程是不容許任何錯誤的工程,開發完成之前的猜想都是空談。” “那預計什么時候能開發完成?” “抱歉,這依然是未知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