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八十章噩耗連連-《揚鋒漢起》


    第(2/3)頁

    「李太后當初懷孝武帝時,夢見神人寄語,稱其所懷是男孩,當繼承大統,應取別名為昌明。」謝晦侃侃言道:「孝武帝出生之時,東方初明,簡文帝為其取名司馬曜,別名昌明。」

    毛德祖訝聲道:「簡文帝既知讖語,為何還替孝武帝取別名昌明?」

    謝晦道:「此乃天意。據愚先祖稱,簡文帝替孝武帝取名之時忘記了讖語之事,后來憶起,痛哭流涕,認為天意不可違,所以未替孝武帝更名。」

    劉裕慢慢地捋著胡須,喃喃語道

    :「既是天意不可違,昌明之后有二帝,便立司馬德文為帝。」

    十月十日,朝臣接到劉裕以天子遺詔的名義,奏立瑯琊王司馬德文為帝。

    北效祭天,宗廟告祖,一套禮儀走罷,司馬德文身穿龍袍登上太極殿的寶座,望著拜伏在階前的群臣,心中百感交集。能做皇帝固然可喜,但自己這個天子明擺著是傀儡,兄長還有自己相幫,這滿朝文武又有誰會相幫自己。

    劉裕命人害死兄長,自然不會對自己留情,今日高坐寶座之上,不知明日魂斷何處。

    新君登基,照例大赦天下,司馬德文與群臣商議司馬德宗謚號安帝,廟號成宗,照例一年之內禁婚嫁,百日不準作樂,四十九日內不準屠宰等等。

    新皇登基,尚書左仆射劉穆之拖著病體勉強參加大典,三天后病逝。劉穆之雖然臥病,但他是劉裕留在京中的定心丸,朝堂大事都要問詢他后施行,有他在劉裕能夠安心在外。

    劉穆之身逝,朝堂驚惶失措,天子司馬德文初即皇位,巴不得平穩過渡,忙召袁湛、趙倫之、徐羨之等重臣商議。

    尚書右仆射袁湛已知劉裕對其不滿,這段時日劉裕連施辣手,袁湛心中不安,劉穆之身死,未嘗不是因為劉裕鳩殺天子驚懼而死。琇書網

    聽天子問自己誰可接任劉穆之,袁湛應道:「宋公為相國,總百揆,此事應當問過宋公。」

    彭城外,楊安玄決定暫時休兵,下令朱齡石回歸沛縣,裴方明率六千兵馬駐守蕭縣,分六千兵馬于嚴綱守豐縣,抒秋命揚武將軍鄭青駐四千兵馬、下邑以振威將軍方何率五千兵馬駐守,讓陳漁率水師游弋江上,隨時支援,自己回歸襄陽城。

    司馬德宗身死,楊安玄當然不會放過制造輿論的機會,天子司馬德宗被劉裕派人害死的傳言在四村八鄉流傳,宋公的名聲在雍境與曹操、王莽齊平。

    劉裕得知楊安玄離開下邑城回歸襄陽,亦準備回歸建康,正在此時,劉穆之的死訊報來,劉裕大驚失色。

    京城本就動蕩不安,安帝剛死,人心浮動,自己視為定艙石的劉穆之身亡,自己這艘航船有如行于狂風巨浪之中,隨時有傾覆的危險,劉裕決意返回建康坐鎮。

    天子詔問,誰可以代劉穆之主持朝政,劉裕猶豫未決,他的心中有兩個人選,一是徐羨之,另一個是王弘。

    徐羨之是他微末時結交的好友,對自己忠心耿耿,其侄徐逵之更是長女夫婿,自己原本想用他為主符輔佐,可惜在竟陵戰亡。不過徐羨之學識有限,掌持朝政恐怕力有不逮。

    王弘出身瑯琊王氏,是故丞相王導曾孫、故司徒王珣長子,出身名門世家,若用他主政可以安撫門閥世族,能夠迅速安穩局勢,只是劉裕對門閥世族存在戒心,王弘雖然忠心,行事難免會偏向門閥世家。

    謝晦看出劉裕委決難下,想起前次自己想回京接任五兵尚書,結果反讓王弘得利,若是宋公再讓王弘主政,那謝氏便要屈于王氏之下了。

    「主公,休元清靜恬適,但做事有些輕率浮躁,不及徐公穩重。」謝晦看似無意地提醒道。

    謝晦的話讓劉裕下定了決心,道:「宣明,替愚上疏,授宗文吏部尚書、丹揚尹、建威將軍,監太尉留府」。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松县| 沭阳县| 雅安市| 德化县| 瑞安市| 山西省| 江口县| 明水县| 大同市| 邵阳市| 郯城县| 嫩江县| 临海市| 乌拉特前旗| 怀化市| 江城| 大悟县| 塔城市| 桐乡市| 景德镇市| 西吉县| 明水县| 鹤壁市| 毕节市| 宜宾县| 石嘴山市| 兴国县| 白朗县| 临洮县| 新乐市| 漳平市| 钦州市| 永仁县| 宁夏| 赞皇县| 中西区| 平顺县| 盐城市| 临海市| 乡宁县| 子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