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故國故土-《揚鋒漢起》
第(3/3)頁
自六月以來,這樣的哭聲在析縣、在洛陽、在孟津、在滎陽等邊關(guān)城池不斷地響起,商販從秦、魏、燕等國把買來的漢奴源源不斷地
送往雍州。
洛陽,淳于綜在數(shù)名弟子的陪伴下,跟在販賣漢奴的商隊后面進入西陽門。
行走在寬闊的街道上,看著這座歷經(jīng)戰(zhàn)火的漢晉故都,感慨道:「先父離開東平郡,曾在洛陽講學(xué)兩年,愚那時年未滿二十,轉(zhuǎn)眼二十二年過去了。」
淳于綜,大儒淳于岐之子,聽聞雍州楊刺史在襄陽修儒藏,復(fù)儒家禮儀,動念前往一觀。
從長安過潼關(guān)前往洛陽,路上遇到販賣漢奴的商隊,得知同樣是楊刺史要買下這些漢奴為他們贖身,淳于綜連聲贊嘆「宅心仁厚」,越發(fā)對楊安玄感興趣。
永寧寺塔靜屹如故,淳于綜對著寺塔揖了一禮,身旁弟子不解地問道:「先生,咱們是儒家,為何禮佛?」
「為師并非禮佛,而是感念王朝興替,物是人非,唯有這些先人所建歷經(jīng)滄桑依舊如故。」淳于綜嘆道:「重返故國故土,怎能不感慨萬千。當年先父的講學(xué)之所不知尚在否,走,看看去。」
河南太守府就在永寧寺塔對面,四月,太守辛恭靖舊傷復(fù)發(fā),臥病在床,多次向刺史楊安玄請辭,要回鄉(xiāng)養(yǎng)病。
收到辛恭靖的辭呈之后楊安玄很是感慨,他記得歷史上辛恭靖被俘秦國,后來逃脫回歸建康,元興年初因病身逝,算算時間也就是這兩年左右了。
朝庭再度下詔任命楊安玄為雍州刺史,楊安玄對雍州各郡太守進行了調(diào)整:同意辛恭靖回鄉(xiāng)養(yǎng)病,贈金五十兩,命楊安遠接任河南太守之職。
其他各郡太守分為南陽太守楊思平;襄城太守楊孜敬;滎陽太守胡藩;潁川太守馮立;汝南太守陰敦;義陽太守楊安深;信陽太守范禎;南鄉(xiāng)太守魯宗之;新野太守何浩;新城太守楊尚保;襄陽太守楊安玄自任。
雍州十二郡,楊家人便占據(jù)半數(shù),加上胡藩、陰敦、馮立是楊安玄的親信,大半雍州都把控在楊安玄手中。
對于信陽、新野兩郡,楊安玄派出郡丞,實際上架空了兩郡太守。唯有南鄉(xiāng)太守魯宗之素有賢名,深得百姓擁戴,楊安玄只是暗中派出耳目,沒有插手郡中事物。
趙田為雍州司馬,王鎮(zhèn)惡為治中;孟龍符、蒯恩、俞飛、劉衷等武將楊安玄沒有專授文職,幾人在軍中任五品將軍,官階與太守相當。楊安玄直言戰(zhàn)功升遷更快,將來肯定會憑功授官,幾人不用愁前程。
五艘航海所用的防沙平底木船停靠在孟津關(guān)渡口,這些船長有八丈,方頭方梢,多桅多帆,每只船至少能裝載千石以上的貨物,在一眾商船中顯得鶴立雞群。
宗提站在船首眺望著忙碌著孟津關(guān)碼頭,他將家產(chǎn)出賣,買了一百六十匹好馬、五百頭耕牛在肥如縣登船,三天后長子則那夫帶著家人前來匯合。
從肥如縣揚帆起航直奔南燕黃河入口,因為打著北燕的旗號,一路還算順利地來到孟津關(guān),宗提心中忐忑,此次背井離鄉(xiāng)恐怕再難回到燕國了,臨老安家在晉國,也不知命運如何?
遠處煙塵起,一隊輕騎馳來。宗提瞇起眼仔細觀看,煙塵中隱現(xiàn)晉國的旗幟。
宗提已經(jīng)事先通知三子則那哥,讓他向楊安玄稟報,若是沒有猜錯的話應(yīng)該是楊安玄派人來迎接自己了。
等到輕騎接近,宗提看到最前面正是三子則那哥,提著的心終于放下,伸手捋須微笑。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邛崃市|
内乡县|
宁波市|
且末县|
哈巴河县|
潼关县|
宜良县|
张家港市|
依安县|
洪湖市|
周口市|
张家港市|
惠水县|
苏尼特右旗|
五常市|
恩平市|
新昌县|
大冶市|
柳林县|
赤壁市|
祥云县|
渭源县|
孙吴县|
会昌县|
广西|
奈曼旗|
洮南市|
邵武市|
浠水县|
渑池县|
南郑县|
威远县|
红河县|
蓬溪县|
醴陵市|
江都市|
招远市|
普兰店市|
张家港市|
郎溪县|
襄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