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章故國故土-《揚鋒漢起》


    第(1/3)頁

    從高空俯瞰雍州大地,無數人流、車流、船流朝著襄陽方向涌動。

    隨著朝庭對雍州的封鎖放開,大量的商賈涌入雍州境內,而襄陽舉辦拍寶大會的消息,刺激著秦、魏、燕等國的商賈帶著大量的財物趕來淘寶。

    這些商賈很快發現,雍州百姓購買力很強,不說那些推車挑擔的小販,便是不少商隊也行至半途貨物便告罄,不得不折返補貨。

    雍州粟米一石一百八十錢,太尉桓玄決定廢錢用谷帛,精明的商賈發現將雍州粟米販至揚州售賣,至少能賺取差價七八十文,往來販運粟米就能發一筆財了。

    進入雍州境內后,多如牛毛的山匪、盜寇、水賊不見了,商賈們發現進入塢堡不用再交納昂貴的保護費,也不用再擔心塢堡中的部曲化身為強盜了。

    析縣,位于南鄉郡北端,與被秦占領的上洛郡接壤,跟上洛郡的商南縣有官道連通。

    北門,百余名衣衫襤褸的人排著長隊,十人一組腳腕上綁著繩索,等候進城。

    這些人男女老少皆有,排在隊列前面的余德茫然地望著析縣城頭飄揚的晉國旗幟,二十七年了,沒想到還能回到故土。

    余德是荊州宜都郡佷山人,二十六歲時一家人被前秦兵馬擄走,成為氐人奴隸,一家人在藍田一帶替主家養牛種地,受盡欺辱。

    原以為要客死他鄉,沒想到前段時日主家聽說晉國雍州刺史大量收購漢奴,便把他全家七口與人販換了一頭牛和兩只羊。人販聚集了百余,便驅趕著買來的漢奴從上洛前往南鄉,進雍州變賣。

    隨身帶著兩個陶罐,那是父母的骨灰,父親臨死前叮囑自己有機會將他葬回老鄉門前的梨樹下,二十多年過去了,不知那棵梨樹還在否。

    「祖父,這便是晉國嗎?」身旁摻扶著余德的孫兒道:「咱們老家離這里遠不遠?能回去嗎?」

    余德輕嘆了口氣,身為奴仆哪得自由,回歸故鄉是遙不可及的夢吧。

    伸手輕輕地撫摩著孫兒余應的頭發,余德勉強笑道:「能,這里離故鄉不遠,你總會有機會回去的。」

    「排好隊,一個個入城」,一名護衛縱馬奔來,高聲吆喝著,「別亂動,找抽。」

    皮鞭發出利嘯,鞭打在前面一名漢子身上,余德禁不住輕輕顫抖起來,皮鞭抽在身上的滋味早已銘記在骨。

    隊列緩緩地向前移動,穿過城門洞進入析縣。單呼志騎在馬上,心中數著從面前經過的漢奴數目,陽光照在他身上的錦袍上,閃著銀光。ap.

    單呼志是氐商,常年與晉國通商,他的大哥是秦***中校尉,憑借這層關系他能販運牛馬進入晉國獲利。

    前段時日晉國雍州傳來消息,高價收購漢奴,成年男子三千錢,女子二千,孩童也能賣個七八百錢,而且過萬錢以黃金結算。

    單呼志立時感覺這是大買賣,在秦國漢奴不過一千五百錢左右,孩童更是搭頭,賣去晉國獲利猶在販賣牛馬之上。

    第一次單呼志試探著帶了五十名漢奴到析縣,那里有晉朝官員專門打理收購漢奴之事,果然依照擬定的價格得了十二兩金,扣去成本能純得利五兩。

    黃金一直以來被貴人收藏,市面上一兩金換萬錢,單呼志知道其實一兩金可以換得一萬一千錢至一萬兩千錢。

    嘗到甜頭后的單呼志第二趟帶去了百名漢奴,他不再打算在析縣變賣,而是直接前往襄陽,結果大出他所料,襄陽的價錢也是一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梁县| 永仁县| 呼图壁县| 深圳市| 孝义市| 新和县| 永修县| 宣汉县| 汝州市| 泸定县| 方山县| 绥芬河市| 芦溪县| 广州市| 大新县| 固阳县| 德清县| 南安市| 普宁市| 灵宝市| 龙口市| 余姚市| 太谷县| 文成县| 灵山县| 汕头市| 舒兰市| 大名县| 三都| 沂水县| 肇东市| 特克斯县| 荔波县| 招远市| 吴堡县| 绍兴市| 宜兰市| 东宁县| 南投市| 工布江达县| 简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