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6章,舞劍畫壁-《大唐山海行》


    第(2/3)頁

    主持訕訕地只搓手,吳道子卻道:“準備好筆墨,先請裴將軍在殿前舞劍,我看看名滿天下的裴將軍滿堂勢是否值得這五楹壁畫。”

    裴旻道:“好說!”說著褪去長大的缞衣,只穿一身緊身的短打衣衫,寺主奉上廟里自釀的素酒,裴旻接過來飲了三盞,江朔奉上七星寶劍,道:“這本就是裴將軍之物,現在物歸原主。”

    裴旻道:“好,七星寶劍作劍舞最妙不過。”說著持劍走到寺院中央,舞將起來。

    此刻廟里已涌入了上千人,院子四周黑壓壓都擠滿了,廟里有樂僧能為琵琶、鼓樂,見裴旻在院中站定便一齊演奏起來,奏的卻是“秦王破陣樂”,秦王破陣樂乃太宗文皇帝為秦王時大破叛軍劉武周,手下將士們以舊曲填新詞所做,太宗登基后,在原有的曲調中揉進了龜茲的音調重新潤色加工成了富麗堂皇的大型樂舞,既高亢激越,又不失婉轉動聽。廟里樂僧人數雖然不多,但單以琵琶大鼓亦奏出了“破陣樂”的萬千氣象。

    裴旻在場上閉目傾聽,待散序曲過,裴旻雙目忽睜,卻不拔劍,只手持鞘向上一揚,只聽倉啷一聲,七星寶劍應聲出鞘,直飛起數丈高。

    江朔昨日剛在云韶院見過公孫大娘弟子舞這“裴將軍滿堂勢”,今日再看裴旻舞劍,第一招起手式氣象便已大不相同,七星寶劍去勢甚急,飛的更比兩個女弟子高的多,寶劍在空中發出“嗚嗚”鳴聲,如神泣鬼號。七星寶劍得名于劍身上鑲嵌有七枚銅釘,此刻打著旋兒落下,劍身的銅釘連成了七個金色的圓環,一片光華燦爛。

    眼看長劍落下,裴旻飛身躍起,凌空抓住劍柄,在空中橫著打個旋,登時滿場觀者仿佛被劍氣所拂,都覺得臉上一涼,不自覺向后退了一步,裴旻落地后一手持劍一手持鞘,滿院游走如奔馬飛馳,左旋右轉,劃出無數正正反反的光弧,江朔這才知道為何七星寶劍又名“流星”,此刻寶劍舞動極速,銅星搖曳連綴成線,眼里所見已非一個個圓弧,而是七道拖著長尾的光弧,此時雖是晴天白日,卻有七星臨空之感。

    再看裴旻的招式與樂曲甚為相合,節八音而行八風,隨著曲調的變化而變化,音律悠長時雄飛如龍,右劍左鞘如二龍追逐,鍔應徊翔;鼓點激越時聳躍如虎,口作虎嘯,翕然膺揚。曲聲清揚之際,陵厲清浮,顧盼千里;曲聲高亢之時,若風云涌動,雷電矯矯。比之昨日教坊二姝,棱威固勝,卻也不輸飄逸。

    雒陽百姓看個熱鬧,不停地鼓掌喝彩,江朔卻看的是門道,見裴旻劍舞雖然變化萬千,但他所使的卻盡是殺敵破陣的招式,絕非教坊樂舞那般徒有其形的舞蹈,但見劍氣融乎其外,劍意渾乎其內,左右顧應,鋒隨指移,劍刃飛舞如七星之明滅,電光貫索回環,實是攻守嚴謹,既見陽剛之美,又見劍招之精妙。

    不知不覺見樂曲已至殺袞,此乃大曲最后一徧,群僧贊歌曰:“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隨著歌聲裴旻縱躍尤捷;瞬息間連翩七縱,手中寶劍拋接三番,及曲終時,裴旻一揚手,七星寶劍振聲高飛,飛起有數十丈高,直穿入云,長劍下落時卻不再翻滾,而是劍尖向下直直落下,若電光下射,如雷鳴龍吟,裴旻單手持鞘承之,長劍透室而入,倏然合鞘。

    隨著劍光入鞘,似乎天色都隨之暗淡了一些,上千觀者無不驚慄,呆得片刻,隨即潮水般的掌聲、雷鳴般的彩聲接踵而至,連江朔都跟著長吁了一口氣。

    江朔所學神樞劍雖然神妙,但畢竟黃金壁上所刻只是簡筆人形,無法盡得其妙,趙蕤又不是使劍的大行家,雖然功夫之理相通,但畢竟在劍術外功上還是差了一截,是故江朔所學劍法雖妙,此刻卻仍稱不上一流。單以外功論,裴旻的劍術可謂當世之冠,江朔今日觀裴旻舞劍,登時明白了此前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神樞劍招,晦澀難懂劍訣如圖畫般無比清晰地展現在他面前,劍術實是精進了一大截。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秀| 若尔盖县| 贡嘎县| 遂溪县| 社旗县| 台州市| 弥渡县| 阿拉善右旗| 滨州市| 景宁| 岢岚县| 小金县| 尚义县| 汽车| 晋州市| 镇宁| 莲花县| 枝江市| 资中县| 平舆县| 南昌县| 天柱县| 西峡县| 怀柔区| 大宁县| 宜兰县| 敦化市| 云霄县| 和静县| 繁峙县| 中江县| 怀宁县| 凤凰县| 余庆县| 固始县| 霍州市| 崇礼县| 德昌县| 襄汾县| 沙坪坝区| 绥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