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草圣張旭-《大唐山海行》
第(1/3)頁
張旭笑道:“當然是裴將軍的劍法啊,此舞名為《裴將軍滿堂勢》,本就是從裴將軍劍法中生化而來?!?
唐人好武,裴家劍法并非什么不傳之秘,時人多有習練的,李白更是得裴旻親傳劍法,因而江朔見過。公孫大娘使的雖是裴家劍,但她手使雙劍,一揮而成兩招,裴家劍雖只二十八路,但雙手各出一招組合起來就有了千百種的變化,因此公孫大娘舞劍幾百招也無重復之處,更兼她腳步輕盈,繞著堂內飛旋,雙劍飛舞如電,讓人看了只覺目眩神馳。
江朔習練過神樞劍,這神樞劍乃天下氣宗御劍的總訣,本身雖然招式極其簡單,但學會了神樞劍,再觀天下劍法無不融會貫通,江朔看了這一會兒,已知公孫大娘劍術之妙,對張旭道:“我觀大娘劍法似快實慢,似簡實繁。”
張旭目光不離公孫大娘,口里卻對江朔道:“哦,溯之你詳細說來聽聽?!?
江朔道:“我見過裴將軍使劍,本是端凝厚重的路子,大娘舞劍看起來舞動如飛,不和裴將軍劍式法度,其實她每一招并未使全,一招只使半招那便是快了一倍,如只使三分,那便是快了三倍,因此說是‘似快實慢’。然而這半招、三分招若使的不對,劍招零散便和亂舞沒什么分別了,大娘所舞看似略去了部分招式,但未使出來的劍招意韻猶在,從無招處見有招,實是比使全了還難,因此說是‘似簡實繁’,看似沒有法度,實則不出法度。”
張旭點頭道:“不錯,溯之你很有見地,我當年從大娘舞劍中悟出的筆法大意也是如此,看似狂草不工,實則將楷書隸篆之法盡皆蘊含其中,形連而意斷,每一個字的意韻便如大娘的劍招一般仍各自留存在書體之中。”
張旭雖然覺得江朔小小年紀有此見識殊為不易,但這都是他三十年前就悟到了的,因此也不覺得有甚稀罕,隨口答話,雙目卻仍不離公孫大娘。
江朔接著說:“草書之道我自然不如張長史看的通透,只能單以武功論,我卻在想大娘舞劍何以比其他娘子好看,這些人都是她的弟子,我悟出的道理大娘自然也和她們說了,卻為何未得她真傳?”
張旭道:“嗯,說的有理,那你以為原因為何?快說,快說……”
江朔道:“劍譜上的劍招,本需使全才能銜接,但大娘舞劍不使全招,其劍意卻仍然連綿不絕,這功夫可不是靠‘孰能生巧’練出來的,靠的是炁,我所學神樞劍譜說‘以力御劍,外演千萬,而神不及一,雖千萬而不能勝也,以氣御劍,內藏千萬,而外泄其一,雖見一而無往不勝’,說的就是以氣御劍的好處?!?
張旭聽了不禁陷入了沉思,默默點頭道:“說下去,說下去……”
江朔續道:“我觀大娘舞劍,與前面兩個小娘子不同,二娘子渾脫飛劍,需按固定套路千錘百煉,邁步出手不能差之分毫,否則輕則斷手斷腳,重則當場殞命。大娘舞劍看來無有固定程式,而是心之所至,發乎其外,氣之所至,招式自成,這路無招勝有招的心法,卻不是按部就班,勤學苦練就能學會的?!?
張旭心有所悟,嘴里訥訥道:“然而人體有炁之說終是太過玄虛……”
江朔道:“這有何虛?”伸右手握住張旭的右手腕子,將內力從他勞宮、少府二穴注入,二穴各通心經與包絡,張旭頓時渾身一震,道:“妙哉,妙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州市|
屯昌县|
包头市|
图们市|
辉南县|
锡林浩特市|
石家庄市|
博乐市|
红河县|
黎川县|
家居|
惠州市|
陵水|
德庆县|
台东市|
新野县|
华阴市|
洛扎县|
石城县|
南郑县|
南木林县|
利津县|
宽城|
延边|
墨江|
手游|
威宁|
赫章县|
巫溪县|
旬阳县|
南江县|
梧州市|
楚雄市|
鲁甸县|
伊宁市|
望城县|
阳谷县|
南靖县|
枝江市|
温州市|
漾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