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2章,盜魁往事-《大唐山海行》


    第(1/3)頁

    江朔驚道:“我何時做了盜魁,師爺……趙夫子,你可不要嚇唬我。”

    趙蕤道:“你當江湖一盟是做什么勾當的?”

    江朔道:“我實不知。”

    趙蕤捻須道:“江湖乃指三江五湖,相傳古時江水下游分為三股流入東海,目下江水早已合為一股,因此三江只是虛指江水下游地區,五湖卻是實稱,乃指洞庭、巴丘、彭蠡、巨浸、震澤五湖。江湖之地水網交錯,草木豐茂,自古多有豪俠之士嘯聚山林。

    史上第一位有跡可循的盜魁是在秦朝,始皇帝二十八年,《史記》記載‘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曰湘君神?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

    說是始皇帝在洞庭湖上遇著大風浪,繼而遷怒于湘君女神,竟然將湘山的樹都砍伐一空。不過么《洞庭湖志》卻記載始皇帝在湖上遭遇風浪,龍舟險些反覆,后將傳國玉璽投入湖中祭神,立時風平浪靜,這才得以脫身。”

    江朔道:“我聽說本朝貞觀四年,衛國公李靖大破突厥,前隋蕭后與煬帝孫政道回返歸中原,傳國璽復歸于唐。怎會在秦朝就投入洞庭湖了呢?”

    趙蕤道:“不錯,小子記性倒好,傳國玉璽之所以叫傳國玉璽,那就是一朝一代傳下來的么,如今大唐圣人手上的就是當年始皇所用,李斯所制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之璽。這是因為始皇帝三十六年秋,有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路遇一人將此傳國璽又還了回來。”

    江朔道:“那這玉璽與盜魁又有什么關系呢?”

    趙蕤道:“這兩側記載看似是一個神話故事,其實卻可另做他解,野史記載,其實始皇帝的玉璽是在洞庭湖上被盜走的,否則以始皇帝之剛毅戾深,怎會以玉璽祀鬼神?來人還留下簡牘上書‘秦帝無道,盜印懲之’,落款便是洞庭盜魁。始皇帝失了印綬,由是大怒令人伐盡湘山之樹,并非要和神女過不去,而是為了搜山檢海緝拿盜魁。”

    江朔道:“那想必是沒找到。”

    趙蕤道:“自然找不到,人言這洞庭盜魁武功之高尤勝鬼神,曾會躲在山里等人來捉?三千刑徒伐盡湘山只索得一枚竹簡,上書‘印已投洞庭矣,勿思勿念’。始皇帝又驚又怒,欲發驪山修墓的七十萬刑徒舀干洞庭湖水,還是李斯和蒙毅勸住了他,說皇陵乃千秋萬代之事耽誤不得,且洞庭湖浩浩湯湯人稱八百里洞庭,就算盡舉國之力,人力又豈能將之排空,始皇帝這才作罷,回關中去了。直到八年后,才又在華陰平舒道上重得此印。”

    江朔道:“那倒奇了,盜魁既然盜得印去,就算沒有真的投入湖中,又為何要還給始皇帝呢?”

    趙蕤嘿嘿一笑道:“他這是給始皇帝下咒呢,裝玉璽的布囊上寫著‘今年祖龍死’,使者見此等大逆不道之語,命人去捉拿獻寶之人,哪里還有那人蹤跡。”

    江朔道:“那一年后秦始皇死了沒有?”

    趙蕤道:“送回玉璽這一年是始皇帝三十六年,一年后三十七年始皇帝真就殞命沙丘行宮咯。”

    江朔道:“乖乖不得了,這盜魁是能掐會算還是真會咒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厦门市| 兴仁县| 铜鼓县| 无棣县| 旅游| 西畴县| 临海市| 定州市| 郸城县| 固原市| 双城市| 竹溪县| 陕西省| 浑源县| 湖北省| 扶沟县| 甘南县| 政和县| 秭归县| 苗栗县| 定远县| 德庆县| 孝昌县| 昭觉县| 思南县| 剑河县| 彝良县| 九寨沟县| 太湖县| 盱眙县| 长治县| 石棉县| 天门市| 华容县| 依兰县| 灌阳县| 通许县| 泊头市| 曲麻莱县| 潜江市| 贺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