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星輿四象-《大唐山海行》
第(1/3)頁
后一日,江朔一早用過朝食后,纏著荀媼教他練那以內力點火的功夫,荀媼拗他不過,又想他大病初愈,練些內家功夫原也對身體有好處,便教了他一些調息、吐納的方便法門,當然這些功法都是世間廣為流傳的尋常吐納功夫,照此修煉強身健體尚可,能隔空點火的“炎陽掌”這種本門獨門心法是決計不會教他的。
日夜照顧了數月,便是個貓兒狗兒也有了感情,荀媼對江朔甚是憐愛,見他大病初愈又正在長身體,常叫吃不飽,便每日拿主人家午間吃剩下的點心給他吃,多是些蒸餅,馃子之類。江朔吃完點心不多時,湘兒便來了,她是上午練武下午學文。練武須得口傳身授,以防誤入歧途,因此都是莊主親自傳授她武藝。學文則無需如此,莊主每日教得一段書,便讓湘兒獨自習字,主人自己便去前院辦事,不到脯食決計不會回來,這就給了湘兒可乘之機。
湘兒帶江朔到練字之處,原來是第三進院子北側的一間大書房,房間甚是古樸,并無什么裝飾,只是密密層層放了好幾個書架,架上多是卷軸,還有不少布囊,看樣子應是裝著古時簡牘。江朔暗暗吃驚,心道這山莊主人一介江湖人士,竟也是個讀書人?墻上更是掛滿了碑帖的拓本,從近年的楷書石刻,到魏碑,秦篆,乃至先秦三代的籀文,不一而足。看來主人家不但好文,對金石之學也頗多涉獵。
屋內中央擺著幾個大沙盤,唐朝紙墨珍貴,雖是大戶人家也不舍得拿紙給小兒習字,因此便在匣中鋪上細沙,用竹筆寫字,再讓兒童臨摹,末了推平再寫,可以反復練習。李白家亦是如此,江朔自然不陌生,他一看四個盤中寫的是“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信使可復,器欲難量。”原來是千字文的第二段,心想這也太簡單了吧,拿起竹筆來問湘兒:“摹寫幾遍?”
湘兒皺著鼻子說寫滿十遍,江朔細看盤內嵌了銅條隱伏在沙下確是將沙盤分成了十個縱格,除去湘兒父親寫的這一行范式,其實只要寫九遍即可,他立刻動手刷刷點點將“罔談彼短”摹寫了九遍,湘兒父親寫的是李邕筆體,江朔對這種字體并不陌生,只因李邕乃鄂州江夏人,精于翰墨,最善行書,為山南文人所推崇,當地文人與李白相互投帖酬答多學李邕行書筆體,因此識得,李邕的字最適合刻碑,拿竹子在沙盤上練字自然也是合適的。江朔刷刷點點信手寫來,摹寫的時候還特意模仿了湘兒父親的幾處筆畫,寫完九遍,他退后兩步看看自覺滿意,正待要寫第塊沙盤,湘兒卻搖頭道:“這樣寫不行……”
江朔驚道:“我自覺臨得六七分神似,還不行嗎?”
湘兒卻道:“不是不像,是寫得太好,耶耶一看就不是我寫的。”
江朔心道:卻是我疏忽了,這“罔談彼短”句乃是《千字文》第四十五句,可見湘兒剛開始學字,如何能寫得好。我隨著太白先生習字已兩年有余,《千字文》可是早就學過了,更兼每日謄寫詩篇字寫得多了,書法自然比湘兒要好些,便道:“那你寫來我看看,我學著你的樣子來寫吧。”
湘兒少有的扭捏道:“我寫得不好,你可不要笑話我。”語畢提竹筆在第二盤“靡恃己長”的沙盤中寫了起來,她磨磨蹭蹭寫的極慢,好不容易寫完了,江朔湊近一看這字寫的歪歪扭扭的,若非邊上有她父親寫好的范本,無論如何聯想不到“靡恃己長”這四個字。
江朔瞪大了眼睛故作驚訝地看著她說:“湘兒,你這字不得了啊。”
湘兒怪道:“阿耶說我寫得不好,怎么你說不得了?”
江朔道:“你寫的這蟲鳥大篆,秦始皇稱帝那年就失傳了吧?”
湘兒尚不知江朔何意,奇道:“啥是蟲鳥大篆?”
江朔向墻上一幅拓片一指道:“喏,就像這個。”
這拓片不知拓的是哪一代的青銅器,只怕比東周還早了些,上面說是字不如說是畫,有的像蟲、有的像鳥、有的像獸,就是沒有像字的。湘兒方才知道江朔在笑話她,嗔怒道:“小猴兒,敢取笑我。”伸手便去捉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棋牌|
永州市|
兴宁市|
徐汇区|
萨嘎县|
大丰市|
屏山县|
双城市|
绥宁县|
拉萨市|
莆田市|
萨嘎县|
蒲城县|
图们市|
西峡县|
林周县|
儋州市|
祥云县|
平安县|
阳原县|
霍邱县|
湖南省|
水富县|
天峻县|
全椒县|
永吉县|
色达县|
华容县|
赣榆县|
榆树市|
河池市|
合江县|
利津县|
运城市|
云林县|
明水县|
靖远县|
渝中区|
灵石县|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