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你在南城干的是什么工程?” “當地政府的工程,南城新建的綜合性行政大廳 “工程所在位置?還有前后工期是多久?” 對這些問題,連雋泰都一一回答。 “好,再跟你確認一遍,連雋誠被通緝之后,你就再也沒有見過他,他也沒有聯系你?” “沒有 “但我們掌握了一條最新線索,有目擊者稱連雋誠被通緝后在南城出現過,而當時連總正在南城干工程 “我哥被通緝后在南城出現過?目擊者?”連雋泰笑了,問,“目擊者在哪兒?我不包庇我的家人,我哥被通緝后,我爸爸肯定不舍得他被抓,會想盡一切辦法將他偷渡出國。 當時我爸爸還是誠泰建工的董事長,這方面的人脈還是有的,而且我爸爸愛子心切,他的一個兒子都栽了,他會將他遠在外地的另一個兒子也牽扯進來嗎? 不想著如何把我哥哥藏在隱秘處,找機會偷渡出國,而是將他明目張膽地送到他另一個兒子那里?我若是在哪個山區干工程,這倒還說得通,但南城是什么地方啊? 國際大都市,那么多雙眼睛,又那么多雙電子眼,嫌自己被抓得不夠快?自己被抓了不說,還要連累自己和另一個兒子都犯了包庇罪,然后一家人團滅? 警官,您是這么想的嗎?您是覺得我們太過大膽,還是太過愚蠢了?還有您剛才說的那位目擊者,我可以跟他對峙,我倒要問問他,他到底是哪只眼睛看到了我哥在南城出現過? 既然當時都看到了,為什么當時不報警?都時隔這么久了,為什么又突然這么說?有什么證據嗎?如果只是空口說一句我看到了,豈不是人人都可以當目擊者?” 連雋泰說得言之鑿鑿,讓那兩名警官都變得啞口無言了,過了一會兒問話的警官才說道:“連總,你先別激動,我們的確是掌握了這樣的一條線索,至于目擊者,我們要保護他的隱私和安全,不方便對你透露,最后問你,連雋誠被通緝后,他真的沒有聯系過你?你也真的沒有在南城見過他?” “我確定,我真的沒有見過我哥 “在南城期間,你一直在工地上?” “除了中間回來過一次,在南城時就一直在工地上,二十四小時都在,吃住都在工地上 “那連總真是敬業啊,好了,今天就到這里,不打擾了,對于連總和你的親信們的通話記錄我們都調取,有問題就再找你,沒有問題就不打擾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