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史上最強崇禎》
第(2/3)頁
“傳詔,讓張世澤在臨清多待些時日,看看有沒有百姓想加入京營,為國效力!”
“老奴這就去辦。”
......
時間倒回前幾日,在張世澤率京營南下圍殲劉澤清的時候,京畿東北百余里處的薊鎮一帶也是官軍密集,不斷有車馬往來,熱鬧地很。
薊鎮是大明賴以成防的九邊重鎮之一,轄區囊括永平、昌平、密云一帶,永樂年間定額,常年駐扎邊軍八萬五千余人,為京師東北藩屏。
薊鎮一帶由塞外越邊而入的河流甚多,在兩千華里的防線上,文冊上提及曾駐扎兵馬的大小隘口便有一百九十余處,重要的關隘也有四十余處。
崇禎皇帝后世還淺讀過兩篇孫子兵法,這可是活脫脫歷來兵家必爭的險關要地啊。
甚至于,剛解除自掛東南枝危機的崇禎皇帝不等將國內平定,就已經開始想來日大明征服天下的偉大宏圖了。
等到將來國力允許,東部的山海關,把中部的喜峰口、潘家口,西部的古北口、居庸關給連成一片,建奴又算個球。
給他五十年,打不進來可能自己先被自己給玩兒死了。
滅了建奴之后再把大寧衛重建起來,給蒙古人來個同化,再和北邊兒的俄羅斯爭一爭領土啥的,還不是美滋滋。
回到事實上,崇禎皇帝一臉的憧憬便是化為烏云,還是先把眼前吳三桂索餉銀的屁事兒給解決了再說吧!
歷史上整個大明二百多年,從洪武永樂到現在的崇禎,北邊烽警年年都有,尤其是北撤大寧棄開平,西棄哈密丟河套之后,幾無安枕之日。
危及大明命運的重大事變和戰爭,一共有五次,全都和薊鎮脫不開關系。
一是發生在古北口的“庚戍之變”,嘉靖二十九年的時候,韃靼部酋長俺答率大軍進攻大同,大同總兵仇鸞是個慫蛋,重金賄賂俺答,讓他勿攻大同而轉攻他鎮。
俺答也是個直性子,拿了人家的禮物以后還真就不去大同了,順水推舟轉攻古北口,一面佯攻,牽制守軍兵力,一面從西側的黃榆溝毀邊墻偷襲而入。
古北口失陷以后,俺答乘勢破薊州,克懷柔,取昌平,下通州,縱兵四掠,直逼京師城下,嘉靖皇帝震驚不已,急令各鎮入京救援,然而俺答在京畿一帶飽掠八日才由古北口退出。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简阳市|
台东市|
肥城市|
铜陵市|
阳新县|
武安市|
吉水县|
丹阳市|
万载县|
阿拉善盟|
霍城县|
蚌埠市|
万源市|
柳林县|
平乡县|
白银市|
宣武区|
和平区|
万山特区|
图片|
南汇区|
高台县|
夏津县|
明光市|
仁寿县|
抚松县|
荆门市|
抚顺市|
黎川县|
长葛市|
于都县|
昂仁县|
罗甸县|
富蕴县|
昭通市|
康马县|
兴安县|
昆明市|
丰城市|
桐梓县|
新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