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崇禎皇帝御駕親征,十萬明軍大破二十萬大順賊兵,順帶著擊潰了入寇的建奴,斬級兩百有余,消息一出,京師震動,天下皆驚。 起初不少人都覺得此事乃是朝廷在故意夸張,劉芳亮帶著的可是十幾萬大順軍,此前一直是所向披靡,各地官軍無有敵手,怎么會馬失前蹄栽在京畿。 自萬歷三大征以來,大明無論對外還是對內,都沒有如此規格的大勝出現,有些愛國志士都是放聲大呼痛快,此誠國朝數十年未有之武功也! 所謂的十幾萬賊軍一戰而潰,光斬首便是數萬,這種時候誰要是再說大明將亡,那就是信口胡謅,先抽丫的一個嘴巴子再說! 當消息傳到南京,尤其是正在對崇禎皇帝游行示威的南京復社士子們聽到后,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實在讓人覺得不可置信。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開始愈發的朝士子們所不希望的方向發展,所有打探確切消息的人最后都確定了一個結果,那就是這次宣勝的真實性。 無論愿不愿意相信,復社的士子們都可以預料,如今朝廷獲得如此大捷,再加上先前廢除耕守制的詔書下達,必然會對整個天下的兵將造成連鎖反應。 其中最讓人不愿意接受的就是,這次大捷之后,按照崇禎皇帝先前的保證,將會有一大批在作戰時奮勇當先的兵士獲得表彰,自此除去累代的軍戶、佃農之名,真正成為自由人。 這種場面是地主和士子們不愿意見到的,如果崇禎皇帝真的將先前所說保證分發下去,其威信必然會抬生一大截,到時候誰還愿意跟著士子們游行示威! ...... “皇明混一海宇,文治武功之盛,雖已不及漢唐,然丹心猶存。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十七年閏五月甲申,大明皇帝朱由檢以平賊紀。” 身在一處宅院之中的候方域手中拿著小小的紙片念出一句話,繼而滿臉都是冷笑,“好個昏君,真還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雖已不及漢唐’這等話居然也能說得出口。” “朝宗(候方域字)說的不錯,這昏君不過是僥幸打贏了必勝的小仗而已,尾巴居然翹到天上去了,敢與漢唐相比,實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候方域說完,幾個士子頓時出聲附和,要是不知道的行人路過看見他們臉上的表情,可能還會以為這崇禎皇帝是與他們有什么刻骨銘心的大仇。 這宅院是東林書院下設的無數講學場所之一,而東林書院在江南那都是響當當的存在,朝中半數的官員幾乎都出自于此。 復社年輕一輩的士子們說白了就是東林黨自己培養的接班人,打算在自己退休之后,讓他們繼續入朝主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