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種年頭對商人來說就是機遇,除了毫無背景的小米店鋪子以外,沒人會直接賣出手中糧米,甚至提價售賣也成了傻子的舉動。 真正聰明的商戶,會說自己手中無米,一直將米面囤積起來,觀望一段時間,伺機再放出去一小部分,緊跟著再繼續囤積,這樣能獲得最大利潤。 至于什么朝廷存亡和百姓的安危,又有誰閑著沒事兒去管? 窮人越來越窮,但要是說皇家富裕,也不盡然,不算那些在外的藩王貴戚們,這身在紫禁城皇宮的朱家算得上是有史以來最窮的皇家。 朝廷不富裕,就連大部分地方的稅都收不上來,去年一整年的稅賦只有三百多萬兩,就連遼餉一項的開支都不夠。 說來可笑,崇禎皇帝隨手抄了幾個臣子和商戶的家,所得已經進千萬兩之巨。 在這其中,僅后世韃清八大皇商之一的翟堂一家,現銀就有六百余萬兩,將田畝、字畫等一些其它東西折合,總計還不知道要有多少。 周遇吉所部寧武軍在山西御闖的兵餉就是這么來的,世態炎涼,直是讓人不敢相信。 身為皇帝的崇禎比起平頭老百姓而言,根本算不上是過著多好的日子。 崇禎皇帝穿著有補丁的內衫,這是眾所周知的事,除此之外,每日餐食不過是三菜一湯,而母儀天下的周皇后居然親自下廚為皇帝做御膳,宮中甚至沒幾件拿得出手的飾品。 這些空前絕后的奇聞,現如今全都在崇禎皇帝一個人身上發生了。 從另一方面來看,大戶之家和商戶、士子這些群體卻借著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而迅速的富裕殷實起來。 這種畸形的繁華不僅存在于京師,甚至江南大部分地方都是如此,然而這種情況卻被東林士子所津津樂道。 在文昌街,永昌號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家號鋪,據說掌柜背后的東家也是有深厚的背景,黑白兩道,五城兵馬司的差役還有城內青皮、地痞在平日都不敢來尋釁滋事。 就算是現在這種情況,官府衙門都保不住了,但文昌街依然沒怎么亂,各色人等聚集于此,永昌號卻忙而不亂,相比城內其它地方,甚至算得上是井然有序。 ????“天哪,這還讓不讓人活了——”一些手中提著米袋的老百姓,看著剛剛新換出來的米價牌,都是氣憤不已:“昨天還是五兩三銀子一石的價碼,怎么才過去一天,又加了三分銀子了!” “是啊,怎么能漲的比小孩子翻臉還快,這不是坑人嗎!”說話的好像是個讀書人,文縐縐的。 “老子扛一天的包也不過是掙上三分銀子,他倒好,這價錢往上一竄,老子就一天白干了!他娘的,不買了!” 一個臉色黝黑,看樣子力氣很大的漢子憤憤說完,轉頭便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