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諸卿可知太祖皇帝設登聞鼓是做什么的,那是為了下察民情,防止某些貪贓枉法之徒危害百姓。可芝麓書院的生員昨日在承天門外敲鼓,做出的事卻無異于逼宮,若他們膽子再大一些,是不是敢把朕這個皇帝給直接換了!?” 崇禎皇帝這是在說心里話,那日砍中被一刀的時候,身上清晰傳來的劇痛感直到現在還有些后怕,那個時候崇禎皇帝是真有一種自己馬上要死了的感覺,滿腦子都在想自己到底會不會死。 正是東林黨這毫不留情的一刀,使得崇禎皇帝徹底清醒過來,明白了自己所處的位置,自己要是耍心機,只能被這些朝廷的重臣們活活玩兒死。 要么自己殺人,要么等著被人殺,很簡單的道理。 “此些披著生員皮的賊子在京城之中毆打廠衛不說,甚至連朕的五城兵馬司都被擅自調動起來圍堵廠衛,他車伸區區一個巡城御史有這么大權利嗎?諸位愛卿,你們這能量可真是大的沒邊兒了啊!” “不過做事要收斂著點,如今還是大明的天下,三廠復設,你們的底細朕很清楚,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當心閃了腰!”崇禎皇帝說道這里頓了頓,繼續說道: “前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兵科給事中龔鼎孳密謀行刺,勾結行事,諸罪并罰,罪無可赦。著東廠、西廠、內廠、刑部、大理寺聯合抄家,夷平十族。還有,把他們在京城的滿門就地處斬,首級堆疊京觀!” ...... 事情進行到這一步,刺殺崇禎皇帝的荒唐鬧劇算是徹底告終,這對于東林黨來說,是血淋淋的教訓。 只不過事情當真就是如此嗎,崇禎皇帝心知肚明,自己距事實還差的遠! 但自己卻沒有時間再調查下去了,王承恩這些日子不斷來口頭奏報番子們發現的大事小情,嫌疑的范圍圈不斷擴大,牽連的人越來越多。 僅僅是現在查有實據參與了刺殺自己的人,就占了朝堂上的三分之一,而且自己本以為忠心耿耿的錦衣衛也還有不少人是駱養性的死忠。 要是全都殺了,三天三夜都殺不完。 崇禎皇帝在兩日之內不斷降旨,誅殺了四名帶頭敲鼓者的九族,將調查出來的兩位主謀,前錦衣衛都指揮使駱養性和兵科給事中龔鼎孳夷平十族。 在這件事上,崇禎皇帝表現出來的強硬超乎東林諸臣的想象,夷十族不是有明一代的先例,但一次性處置在兩個人身上,卻是個先例。 成祖永樂年間,方孝孺辱罵朱棣乃是‘燕賊篡位’,并以言語相譏,諷刺永樂皇帝多以官員家人親族相威脅,實無明君之相,永樂皇帝聞言震怒,果然降旨夷其十族。 在此之前并沒有夷人十族的先例,所以永樂皇帝親自設定,將方孝孺之門生故舊全部歸類為‘第十族’,與前九族一并誅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