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史上最強崇禎》
第(1/3)頁
大明崇禎十八年乙酉,九月二十一日,西北大營。
自去年朝廷議定增設西北大營至今已經過去了半年,自崇禎皇帝乾綱獨斷復任陳奇瑜為五省總督,總轄西北大營軍務,至今又過去了數月。
在這數月的時間里,朝廷在西北地區的戰事,的的確確因為西北大營的設立而變得好轉,但從大勢上來說,朝廷官軍依然處于絕對的劣勢。
官軍總量雖多,然則地域分散,各自為戰,將官畏闖如虎,避敵不戰,再加上朝廷常年拖欠軍餉與軍械,使得原本就萎靡不振的衛所軍更加不堪,已經是毫無戰力。
對比之下,大順軍雖然在去年接連遭遇失敗,但卻依舊占有絕對的力量,除南路軍以外,其余各營的老營兵并未損失多少,再加上陜西、陜西一帶極長的戰略縱深,使得李自成完全可以從容不迫的伺機再來一次北征。
今年初,陳奇瑜與京師城防軍總督董琦固關大破劉芳亮,擒斬賊首,官軍聲威大振,從而浩蕩而下,轉瞬之間便收復了真定、保定二府之境,這不得不說是個偉大的勝利。
陳奇瑜戰略上的第一個目標已經達到,劉芳亮南路軍全軍覆滅之后,要地固關重新被朝廷握在手里,固關以內的真、保府境,直至山東、鳳陽、南直隸被連成一片,阻斷了大順軍對京師的合圍之勢。
然而實際上,陳奇瑜也明白,形勢依舊不容樂觀,重兵防御固關只是免除了京師的后顧之憂,山西除大同鎮之外,還有整個陜西地界,依舊是大順軍的天下。
朝廷與大順軍之間的戰斗,依舊是圍繞著周遇吉防守之下的寧武關。
潼關、太原、開封等重鎮盡數落在李自成之手,周遇吉雖身為山西總兵,然而所轄之境不過寧武關一地,自大順軍南撤之后,寧武軍也是一直固守在寧武關,出不得出,入不得入,形勢依舊不甚明朗。
令人意外的是,這次朝廷上似乎吸取了秦軍在潼關覆滅的教訓,縱然有此大捷,也還是沒有倉促之間催逼周遇吉出關決戰,再加上去年崇禎皇帝對寧武軍下達那道直轄于兵部的旨意,更是如今寧武軍巍然不動的關鍵所在。
由于山西如今形勢使然,西北大營的總營盤經過反復榷定,最終被安置在大同鎮城以南,小石口以北,渾源州以西的朔州城外五十里處。
“報!兵部加備急件!”
五省總督陳奇瑜正與西北大營諸將商議兵事,忽然從帳外跑來一名標兵,看著這標兵臉上的神情,陳奇瑜也便擺手制止帳內眾人的議論之聲,親自接過急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安县|
青河县|
石渠县|
郓城县|
肇东市|
克什克腾旗|
石景山区|
凤冈县|
灵武市|
崇明县|
黎平县|
玉屏|
肥城市|
尼勒克县|
潞城市|
金华市|
灵山县|
若尔盖县|
扶绥县|
淮安市|
新密市|
光泽县|
白山市|
江阴市|
阜城县|
彩票|
横山县|
类乌齐县|
济源市|
资源县|
平南县|
固镇县|
石林|
永兴县|
成安县|
离岛区|
建水县|
高邮市|
武定县|
河池市|
肥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