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輕取萬縣-《國姓竊明》
第(1/3)頁
萬縣,明末屬夔州府,距重慶府治巴縣還有四百里路。
距離看似挺遠,但后世看官哪怕完全不懂地理,多半也知道萬縣是屬于重慶下轄——因為21世紀大名鼎鼎的重慶烤魚,就是從那發跡的。后來重慶其他地方的人見這生意有戲,也都來搞,當地人就又另弄了個“萬州烤魚”的招牌。
而一個能以烤魚著稱的地方,地形當然是臨江多水的了。
明末的萬縣城池,剛好設在長江的一處拐角,依托碼頭而建,南北東三面都是長江,只有西面是陸地。
這里自古就是長江出川前的重要港口城市。上游來的船舶,如果船型太大,或者船底適航性不宜通過長江三峽,就會在這兒換一道船,換上便于通過瞿塘峽的,再繼續后續的航程。
所以整座城池的城防設施,最堅固的就是城西,其次是城南城北,最薄弱的則是城東。
縣城東門外,有縱深一兩里的港區,地勢平坦,但城墻卻不高。因為南北兩側被長江夾住了,城南城北的城墻一直修到長江邊,也不怕從陸路進攻的敵人迂回到城東平坦地帶攻城。
但凡攻城方敢從城西繞過城南或城北、迂回到東邊再攻城,早就在半路上被南北城墻上的守軍射殺得暈頭轉向了,犯不著。
秦良玉深諳川中各府地理,對這些當然也是了然于胸,所以剛到萬縣,就建議朱樹人把到時候要負責第一波主攻的王光昌、王光興兄弟所部人馬,安排到城西,組裝攻城器械,籌備強攻。
但朱樹人也是坐在船上繞著萬縣仔細觀察良久,最后卻做出了一個與本地人截然相反的決定。
朱樹人用玉骨折扇虛指著城墻,傲然道:
“把兩位王游擊的人馬,部署到城東江面上的船隊里,不急著上。秦總鎮,倒是有勞您先帶一萬白桿兵,在城西擺開陣勢,籌備攻城器械,先鼓噪打擊流賊守軍士氣,能勸降就勸降,勸降不了再強攻。
你那邊動手后,東邊這兒,我會讓兩位王游擊在城東水門外的碼頭登陸,然后從這一側攻擊。我看城東城墻低矮,似乎還年久失修,應該更容易打破。”
秦良玉愕然:“從城東攻擊?國姓爺,老身知道您是打過不少勝仗,可您未必了解我川中地理啊!
這城東城墻外,看似還有一里多縱深的碼頭、街坊,可以讓兵馬上岸后從容列陣,不至于被守軍沖出來半渡而擊、趕下長江。
但您想過沒有,如果是倉促登陸列陣后直接攻城,攻城武器怎么辦?云梯、沖車、壕車都不可能靠船運直接卸載到碼頭上,又不可能讓步卒登陸后現打造攻城器械。
這就意味著從碼頭上岸的步卒,最多只能帶飛梯、撞木這些最簡易的器械攻城。如此簡陋的器械,足以抵消掉城東城墻低矮破舊給守方帶來的劣勢了!”
朱樹人卻渾不在意,只是冷冷一笑:“東邊這么矮這么破的城墻,臨時砍幾根毛竹扎成飛梯,都足夠破城了,用不上云梯沖車!我自會有其他重型攻城武器、從江面上直接增援攻城部隊!”
秦良玉看他如此自信滿滿,還把計劃說得頭頭是道,才沒有再反駁,只是內心悲涼地搖搖頭,但還是執行了命令。
秦良玉也知道,她一把年紀了,只是個武將,沒有權力反抗督撫的亂命的。
當初邵捷春瞎指揮,讓她集中兵力死守奉節,死守長江三峽,而導致其他入川山險小道漏洞百出,秦良玉照樣沒有辦法抗命,明知有風險也只能執行。
明末的武將,處境就是這么尷尬。
《孫子兵法》曰:“將能而君不御者勝”,但這句話在明末,卻從來沒能做到。
……
秦良玉先親自督領一萬人左右的白桿兵,在下游距離萬縣城池十幾里的地方登陸,然后迂回到城西開闊地,擺開架勢,組裝攻城器械。
城頭的賊將張明志看到秦良玉的旗號,也是如臨大敵,把城內幾千流賊老兵主力,抽調了至少三分之二以上,分布到西城墻、城樓上。
這支賊軍缺乏火槍和佛郎機,就只能靠弓弩湊數,絕大多數的弓弩也都聚集到西邊,少量則分布到南北兩側,以防白桿兵迂回。剩下主要就靠滾木礌石和壯丁新兵戒備了。
秦良玉這支白桿兵,雖然早在崇禎七年時,就在河北遭受過重創,后來也受損過兩次,每次能有一小半老兵活下來并歸隊就不錯了。
因此,戰斗力跟崇禎七年之前、全盛狀態時的白桿兵,也是完全不能比的。
但不管怎么說,頂著白桿兵的名號在那兒,秦良玉的部隊好歹也算天下二線的強軍了。
如今在明軍各部中,戰力也就僅次于關寧軍和山西軍,跟孫傳庭的陜軍相比,應該是在伯仲之間。
秦良玉本人已經六十八歲,當然不可能親臨一線,就只是在后面督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祥市|
临汾市|
潢川县|
瓦房店市|
舒兰市|
佛坪县|
梅河口市|
昆明市|
开原市|
邹城市|
庄浪县|
定远县|
从化市|
金秀|
达尔|
高尔夫|
秀山|
陕西省|
腾冲县|
古浪县|
玛曲县|
永宁县|
吉木乃县|
丰宁|
泽州县|
抚宁县|
镇远县|
田阳县|
丘北县|
高州市|
文登市|
土默特左旗|
南康市|
廊坊市|
黔西县|
栾川县|
馆陶县|
铅山县|
阜新|
浮梁县|
大关县|